溱潼与姜堰的历史比较问题
溱潼与姜堰的历史比较问题今天有人在望海楼论坛谈及溱潼与姜堰的历史比较问题,我有几点看法。
其实,姜堰镇和溱潼镇本是一家,都属于姜堰市管辖,但谈到历史久远问题,那倒要说个清楚。
溱潼镇确实始于明代,古称存中、秦泓、秦潼,但从现有资料来看,那时的溱潼只不过是一个渔村。而姜堰明初即为三水镇了,又名罗塘,这个史典上是有确实记载的。据专家考证,明代中后期又改称“姜堰镇”。
实际上姜堰镇区范围内的人类活动史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的新石器时代,那就是现在的省级文保单位——单塘河遗址;而姜堰的先人们在3000年前的西周就开始筑城保家卫国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天目山(古城)遗址说的就是这个。这两处古遗址,溱潼做旅游宣传时常常引以借用,就像泰州城谈到几千年历史时,也必然需要拉用这两个遗址去证明(泰州的建城史只能追溯到唐代)。
而“姜堰”这个名字在北宋就有了,原先为一“堰坝”水利工程名称,官方却一直在使用这一说法为姜堰镇最早的记载,我曾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
(以下是我曾发在西祠胡同的帖子,当时楼主拿出了一段官方的资料,就是谈姜氏筑堰抗洪的事情)
这个文史资料最早起码是90年代后期出来的,或者肯定的说是21世纪的产物。
我对这样的资料兴趣不大。
在80年代向前的文史资料比较可信,因为它几乎没有人为的加工。
但是,不是以前的历史资料我就没有疑问。比如姜仁惠父子筑堰抗洪成为姜堰地名的来历我就有异议:
第一、解放初,泰州森森庄发现了姜仁惠和子的墓地,但墓志铭中并未出现与“姜堰”有关的筑堰抗洪的记载;
第二、崇祯版《泰州志》中谓:“嘉佑二年(宋仁宗年号)守王纯臣移堰近南宋庄侧,宣和二年大水,移于罗塘港,近运河口”,这一说法似乎更具有说服力。这个史书记载的年代与姜氏筑堰抗洪的传说年代是一致的:“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泰州富商姜仁惠,置田产若干,在州治东天目山附近。当时,东有海水、南有江水,北有淮水,常为患。姜仁惠、姜锷父子两次出钱出力,先后两次率领民众筑堰抗洪,最后迁堰(坝)至罗塘港,近运河口。上坝、下坝、大概即这个时候形成的。”传说和史载,我宁可信服后者;
第三、“姜堰”作为一个水利工程,在《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中有最早的记载:“绍兴初,以金兵蹂践淮南,犹未退师,四年,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莆堰,其余诸堰,并令守臣开决焚毁,务要不通敌船”,“开决”没有疑问,把土堰挖开,但是为什么要火烧“焚毁”呢?土不需要火烧“焚毁”,那么只有说明这个“堰”上面有木质结构;“务要不通敌船”,又说明这是个通航设施。
看来“姜堰”不单是抵挡洪水用的,可能是个更高层次的水利设施,难道它不是“堰坝”而是“堰闸”?这是我们以后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假说归假说,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拿出切实的论据,才能回答出肯定的答案。
姜堰镇这个地区的历史相比较周围城镇到底是近是远,看来不能凭空想象。
Ps:我这里讨论的不存在贬低谁的意思,只是探讨本地区正确的历史渊源,用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end 阅。 a Ps2:道情先生提出溱潼还有18号大圩,那就是其地出土过一件石钺,我作以下补充说明:
不错,这是我忘记的,这是我失误的地方,应该拉出来比较一下子。
以下是姜堰市官方已经对外公布的有关18号大圩、洲城和单塘河遗址的情况资料,现摘录如下:
在1997年春,溱潼镇18号大圩的村民戚同生在平整土地时,曾挖掘到石钺一件;另外,在1998年底,溱潼镇洲城村民范荣根在村南的黄界田取土护堤时,发现一块石器,后经南京博物院专家确认为小石斧。
姜堰单塘河遗址,位于姜堰镇城北村横埭单塘河北岸,该遗址为长方形,东西长282米,南北宽142.5米,面积约4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米。1980年以来,在该处地表以下2-3米,连续发现草木灰坑、有柄三角形石刀、石箭镞、骨箭簇、骨针、玉坠和夹砂红陶、黑陶残片等新石器时代遗物,遗址现大部分保存完好,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确定古人生产生活的遗址,单凭一件遗物是不可以定位的,应该有一整套系统的先人生产或生活的遗迹、遗物发现。
溱潼18号大圩石钺与洲城小石斧的发现,都不能说明溱潼镇有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它们最多只能称为某某物件的出土地点。可以猜想,它们或许是古人曾经过或游猎过溱潼地区时遗失在这里的,也有可能是稍有地位的小首领在野外突然去世后,就地掩埋的陪葬冥器。
而姜堰单塘河遗址就不一样了,这些饮食遗迹(草木灰坑)、武器(箭镞)、生活用品(陶片)及装饰物(玉坠)等一系列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出现,足以证明该古遗址为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部落聚居地,这里是古人的家,是他们生活作息的地方。基于这些缘故,单塘河遗址才会评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遗址经过申报后国家批准进行科学的发掘,极有可能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
同为出土过新石器时代的东西,孰重孰轻,我的以上这些话可见一斑。
1 关键历史是人写的!争论是不可避免滴,想要还原历史是相当的困难的! 关键历史是人写的!争论是不可避免滴,想要还原历史是相当的困难的!
姜堰陈总 发表于 2009-12-30 12:48 http://www.jyrm.cn/images/common/back.gif
陈总最近忙什么啊? 严厉打击聚石改变历史,溱潼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茶花树有千年历史,井有宋井,姜堰有比茶树老的吗,现在还是活的,姜堰有吗?再瞎说,溱潼人会找你十八代主宗说理. 本帖最后由 姜堰陈总 于 2009-12-30 15:31 编辑
回复 6# 东板桥
老爷子失足,肋骨断了数个。伺亲穷忙,痛苦不堪,苦不堪言! 回复 7# 逸守
我支持聚石的说法。你们明代才是村子,姜堰已是镇子了。 Ps2:
我本对镇一级的历史进行单纯的理性探讨,飞翔先生却带入了感情色彩并拓展思维至大市范围,使得您的回帖具有很浓的火药味道和意图挑拨海陵与姜堰关系的倾向。其实我在小文的一开始就说明了“姜堰镇和溱潼镇本是一家,都属于姜堰市管辖”的话,飞翔先生使用这样口气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道情先生说得好:“比较历史长短是何意?比较文化类型才是正途。”那么我下面的话就要注意分寸,另外尽量简洁明了。
1、姜堰在明初就是“三水镇”了,秦泓(秦潼?)这时为村,出现“溱”字的水旁最早在明万历年间的事了,这是明代中后期,与出现“姜堰”镇名的时间也不过相当。从散户到村庄、从村庄到集镇,这个渐进演变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才形成的。
2、我并没赞同“姜堰”为镇名始于北宋仁宗年间,相反对以前传“姜堰”地名始于宋的说法产生怀疑,但并不等于否定“姜堰”作为一个堰名始于宋代,可以说此名在北宋时期就在周围地区相当有名。
3、据官方地理资料,溱潼镇地势低,大部分在海拔2.5~4米之间,属于里下河地区;姜堰镇地区的海拔在4~5.5米之间,属于上下河中间的过渡地带,另外以姜堰天目山、海安青墩为代表的高地,正在扬州蜀岗(江淮丘陵)逐渐东延伸向大海消失的余脉带上,大家想想,谁会先抬出水面?谁更会先适合人类的生存?
4、姜堰与溱潼名称出现的时间和姜堰与溱潼镇区出现人文历史的时间是两个概念,切勿混淆视听。
5、我不否认姜堰镇包括现在的姜堰市及临县市都曾属于泰州,否认这个事实我们就是数典忘祖。但因为我们是基于镇与镇之间的讨论,那么飞翔先生这么拓展思维我就无语了,这样来说溱潼本也是泰州的,那么就没有讨论两镇谁为久远的基石。反之,溱潼现在属于姜堰,那么溱潼的历史不也是姜堰的历史吗?
海陵与姜堰,现在虽两,但历史上是一家人,姜堰与溱潼更是一家人。理性探索谁的历史久远,不要牵涉对哪个地区的歧视,不要产生对低一级行政区域的蔑视。在三者之间搞成什么派别之称,那是对三地人民感情的伤害,着实没有必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