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开二度满街香
桂开二度满街香张鸿祺
中秋节过后,醉人的桂香已渐远去。残秋将尽,凉风拂面,似乎已远远感到了初冬的试探。
一日,与妻晨练途中,不经意间,忽然甜甜的桂香又扑鼻而来。抬眼望去,路边的桂树,一簇簇金色的小花再度盛开,不由得凑过脸去,纵情地品味那醉人的芬芳。妻驻足而笑说,可以了,观花宜近闻香还是远些好,不然,你的鼻子要失灵了。于是,一身的清香带回了一个好心情。
以往上海观赏桂花都是在植物园和桂林公园等处,现在全市许多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宝山的桂花树也很多,临江公园及周边的马路绿化带中,桂树和柳树已成了重要的常绿树种。婀娜的柳丝和怡人的花香,将金秋的美勾画得如此动人,难怪此时花不醉人人自醉了。
桂树貌不惊人,叶淡花小,惟独其香气出众。不同于茉莉的清新淡雅、玫瑰的馥郁浓厚,桂花之香,清雅高洁,泉样的莹滑、丝般的柔软。香气中有着微微的甜,犹如在蜜中浸过;桂花之香,近闻“淖约若处子”,远闻沁心涤肺。
桂花香飘十里,花影尚远,香气先至。这种布衣荆钗却翩若惊鸿的处子之美,是独步花海的。难怪宋人邓肃的《木犀》诗将它同名贵的龙涎香作比:“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李清照也在《鹧鸪天桂花》诗中赞曰:“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桂花特有的清香令文人墨客们更加钟爱,用大量的诗文来赞美它,桂树又被赋予了神话色彩。由于桂花发于秋,古人用它来赞喻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后来,因传说中“月中有桂”,月中又有蟾,所以又将登科称为“登蟾宫”。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有一棵五百多丈高的桂树,一个叫吴刚的汉朝人几千年来一直在这里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恢复原状。就这样,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吴刚曾跟随仙人上天修道,但是他犯了天条,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每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由此就有了“蟾宫折桂”、“吴刚砍桂”以及“嫦娥奔月”等美丽的传说。
周瘐信《舟中望月》:“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和李白:“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等诗文都是因桂而发的美文佳句。
观桂闻香不仅使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有机会体验过从采摘到腌制糖桂花的全过程:
轻轻地将一簇簇碎金摘下,摊在桌上,拣除细枝残叶。细细看来,一枝完整的桂花在花萼上长有数个甚至十个以上长长的花茎,花茎上各有一朵纤细的桂花。其花瓣呈十字型,金黄滋润的色泽,散发出幽雅的清香。手指必须极其小心地将它归拢,否则,娇嫩的花瓣就会发黑变软。
然后就是飘洗凉干,捻少许细盐腌片刻以去涩,滗去水分。最后将腌过的桂花和白糖交替加入瓶中,最上一层用糖封住,用勺压紧、拧紧瓶盖便大功告成,三四天就可以食用了。
中秋之夜,盛一碗酒酿汤圆,放一勺晶莹剔透的糖桂花,顿时香气盈室,令人食欲大开。品赏手中甜糯的白玉、细软的香花,犹如一泓清池映照众星捧月的苍穹。兴之所至,吟一阕“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的你,品味万物、感悟人生;置荣辱于度外,重宽容与感恩。香气氤氲中,心境释然,物我两忘,“不知东方已既白”,岂非人生一大快事!
2020.10.1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