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横乡土情
本帖最后由 黄玉梅 于 2011-4-13 22:56 编辑生态河横乡土情
河横,是我老家邻镇的一个小村庄,离我家并不远,但我竟一次也没有去过。菜花节期间,应好友之约,与苏果超市党委书记马总、马总的朋友----机电个体经营户钱老板,在“春满园水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徐长春的带领下,一起前往河横。
水果玉米简介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是徐社长的玉米地,然后才是踏青游玩。一路上,桃红柳绿,春风和畅,绿油油的麦苗铺向天边,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遍地金黄。车在开往河横的公路上飞驰,将城市的喧嚣拥挤一点点地抛向脑后,完全进入了一个赏心悦目的境地。徐社长是本河横村人,新搞的这项水果玉米种植基地就在河横生态园,一下子承包了70多亩地 ,近期已三次下种。何谓“水果玉米”?该品种是从美国引进的适合生吃的一种超甜玉米,其特点是:青棒阶段皮薄、汁多、质脆、味甜,富含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因为可直接生吃,故称“水果玉米”。
下车后,远远就看见一大片地膜覆盖着的田地,有几个农人在地里劳作,徐社长告诉我们这就是玉米地了。我们近前观看,玉米才是两三寸高的小苗苗,怯生生地长在地膜里,有几棵胆大的已撑破地膜,伸出柔嫩的臂膀在明媚的春光下向我们招手。徐社长说“五一”节前,必须要完成所有的下种工作,这样才不会影响日后的扬花期,并告诉我们一些种植要点和地间养护知识。前几天下了一场大霜,贴近地膜的叶片被霜打焉枯黄,他自己也似霜打了一般揪心到极点,唯恐玉米苗冻死,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调研与考察,认为只是一个意外,苗儿不会死,但会影响生长速度,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方才落了地。“只要苗还能活,受点折不要紧,我会加大护理力度,一定要把玉米种出来。”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说话的语气也更加坚定。我了解到水果玉米的生长周期为一百天左右,分春秋两季种植。我仿佛看到几个月后成熟的玉米挤挤挨挨地热闹了整片田野,仿佛看到社长丰收后的满脸喜悦,在这里先预祝他成功吧!
漫游花海
从玉米地直接去菜花节景点,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阵阵醉人的甜香。花海中有一座木制的宝塔形房屋,一节节阶梯直通到窗口,便于游人登高远眺。一个风车的模型安置在窗口上方,房屋粉刷着淡绿色的油漆,与金黄色的油菜花交相辉映,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童话世界。俗话说“常在花中走,能活九十九”,我童心大增,不停地在花海中穿梭,衣服上沾满了金色的花粉。看着满眼的金黄,我不由得想起与一位友人第一次在QQ上聊起对联“女弄黄花,黄花弄女”的往事来。如今岁月已逝,黄花依旧,千万次的怀想已随风飘去,在我心中留下永久的记忆。马总和钱老板在堤边散步,随手折下一枝垂柳,三两下编成一个花环递给我。我是来看花的,一定不能辜负大自然无私的馈赠,我将花环戴在头上,请社长帮我拍了几张照片,万花丛中,我比菜花笑得还要灿烂。
牡丹亭
从景区出来,社长又带我们去了附近的牡丹园。这是近期才推出的一个景点,很多大都市的人都慕名前来观赏。听说是一株百年牡丹树,树上分叉出众多的枝头,每到春天牡丹开花的季节,整棵树一下子能结二百多朵花,人人称奇。我们下车后步行了一段路,看见路边品种繁多的牡丹植物,一座亭傲然立于牡丹丛中。“牡丹亭”!我兴奋得大喊起来。进得牡丹园,我们看到:牡丹才刚刚打苞。主人不在,一位老奶奶告诉我们,今年天气冷,牡丹延期开花了,要等花开最少还要十天的时间。来早了?我不经意间走进主人家的堂屋,嗬,好多的牡丹作品啊!一幅幅或横或纵挂满了整个堂屋,其中不乏大家之作。我感到十分震惊,这在普通的乡村人家实在太少见了,由此可见主人的文学造诣是何等深、艺术品位是何等高了。徐社长告诉我,牡丹园主人是一位老教师,平时并无半点嗜好,独喜牡丹,退休后不遗余力从四面八方购置不同品种的牡丹回来培植,目前已有四五十种之多,花去一大笔积蓄,引起众乡邻和亲人的不解。
世人不解我,牡丹知我心,或许这就是老教师魂牵梦绕了一辈子的牡丹情结吧!望着满堂的牡丹作品,看着百花丛中的牡丹亭,我不禁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老人肃然起敬。临走前社长叫我在百年牡丹前留影,现在我才猛想起自己是多么的不自量力:竟敢和牡丹合影?!但转而又一想,没有我粗鄙平俗的衬托,如何能突显牡丹的国色天香?
幽默的老支书
午饭安排在一家小饭馆,徐社长又电约了河横村的前任老领导石支书。就在等石支书的当儿,我方发现刚才只顾着在菜花地里瞎跑,鞋子上沾满了厚厚的泥巴,社长建议我洗去泥巴,我笑说:“我踩了河横的泥巴,沾了人家的大光,河横人不向我收费,已经算是对我客气的了,我还舍不得洗呢!”嘿嘿,说笑归说笑,总不能在人家饭馆里泥土跑得溅溅的吧?于是向老板娘找了一块软布,就着水池将鞋擦洗干净。
不一会儿老支书骑着电动车来了,说他老其实还不到六十岁,只因在河横村当支书的年份久了,大家习惯地尊称他老支书,毕竟做了多年的村官,与普通的乡野百姓就是不一样,只见他:神情从容淡定,说话风趣幽默,走路矫健沉稳,浑身依旧充满着活力,社长把我们一一地向老支书作了介绍。
老板见人到齐了便开始上菜,一盘绿涤涤、切得极细的菜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问老板这是什么菜,老板说的方言菜名我这里实在是写不出来。这时马总说:“我知道,这菜学名叫‘香椿’”。马总在超市工作,接触的蔬菜品种比我们多。“噢!这就是香椿啊?”这个词只在书上看见过,以为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却不知道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乡村野菜。我搛了一筷慢慢咀嚼,一种原汁原味的野菜味,再加上麻油、白糖、食醋、姜末的搅拌,真是又香又嫩,外带一种脆生生的感觉,果真好吃!大家听说好吃,都不约而同地搛来尝尝,并不住地啧啧称奇。香椿!我一下子记住了这个好听的名字;香椿!冲着这个好名,不知不觉间我又不由得猛搛了好几筷。
老支书和我是邻座,他总喜欢笑哈哈地和调侃,他说:我们今天吃的都是一些土菜,你吃得惯吗?我说:不土,我在家根本就没吃过。他说:我是个粗人,不像你们那样会讲话。我说:老支书不说则已,出口便是一言胜九鼎啊!他说:你不要看我老了,我可是处处喜欢凑热闹呢!我说:你不老,时时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最好。当他得知我喜爱唱歌时,他又说:哪天我们去唱歌,但愿我的沙巴喉咙不要把你吓坏。我说:不是沙巴,那叫正宗原生态的嗓音······几句话逗得大伙儿都笑了。
正说笑间,忽然老支书的手机响起,他赶紧接听。徐社长告诉我们:老支书卸任后就一门心思地做起了“河横绿壳蛋”的生意。这不,人家打电话来催货了,老支书如此这般地照应了一番。几分钟后,手机又响起,是一个外地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了,老支书表情严肃,操着一口流利的河横话,又夹杂着生硬的普通话,在一声声“行行行、好好好、就这样”中,只片刻功夫这桩生意就OK了。你看,咱河横人够牛吧!足不出户,坐在家里,只一顿饭的时间,几个电话,买卖就做到大江南北去了。
我将今天的收获一一记于心间,感谢友人们的一路同行,感谢徐社长的盛情款待,感谢老支书的诙谐幽默,这一切将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归来的路上我想:下次来河横时,油菜花和牡丹花一定都开得正艳吧?
这女娃真能写呢 想看那个比菜花笑得还要灿烂的照片:lol 黄玉梅写的真好! 牡丹情,菜花香,生态河横迎佳宾。
柳丝飘,情飞扬,水果玉米展希望。
美文、美景、美心情!:victory:
:victory: 回复 硬币 的帖子
呵呵,请多指教! 回复 jiangyan77 的帖子
可惜,照片还没有洗出来。:P 回复 东板桥 的帖子
板桥先生的照片拍的好啊! 回复 草根之约 的帖子
感谢季老师的经典点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