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凱 发表于 2011-5-23 17:41:51

汽车百科

本帖最后由 凯运天地 于 2011-5-23 17:58 编辑

汽车召回 所谓汽车召回(RECALL),就是投放市场的汽车,发现由于设计或制造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不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有可能导致安全及环保问题,厂家必须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该产品存在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改善措施等,提出召回申请,经批准后对在用车辆进行改造,以消除事故隐患。目前实行汽车召回制度的国家有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全称是Anti-lock Brake System,即ABS,可安装在任何带液压刹车的汽车上。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油的压力使得气囊重复作用,如此在一秒钟内可作用60~12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因此,ABS防抑死系统,能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不让轮胎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从而加大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减少刹车消耗,延长刹车轮鼓、碟片和轮胎两倍的使用寿命。装有ABS的车辆在干柏油路、雨天、雪天等路面防滑性能分别达到80%—90%、30%—10%、15%—20%。
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
ASR-Acceleration Skid control system 加速防滑控制系统, 或 Acceleration Stability Retainer加速稳定保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防止驱动轮加速打滑的控制系统, 其目的就是要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的车子, 在起步、再加速驱动轮打滑的现象, 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保持好的操控性及最适当的驱动力, 达到有好的行车安全。但是您可能并不清楚为什么轮胎打滑会造成车辆行驶方向的不稳定呢!其原因与煞车时ABS会避免轮胎锁死的道理是相同的, 主要是轮胎能产生的力量在同一负载是有一定的, 一般轮胎除了要产生使车辆前进的驱动力外, 也要产生使车辆转弯的转向力, 或者是使车辆停止的煞车力, 因此不论是单纯产生驱动力、转向力、煞车力, 或同时产生驱动力及转向力、煞车力及转向力, 其轮胎产生的总合的力量在某一负载条件下是一定的, 也就是说当前进急起动造成轮胎打滑时, 而此打滑的现象系指轮胎所有的抓地力全部用在驱动力上, 因此此时能控制车子转弯的转向力, 由於力量全部被驱动力使用掉, 因此将会失去使车辆转弯或保持车行方向的转向力, 因而会造成车行方向不稳定的现象。
BAS制动辅助系统
制动力辅助系统(BAS):BAS英文全称为Brake Assist System(制动力辅助系统)。据统计,在紧急情况下有90%的汽车驾驶员踩刹车时缺乏果断,制动辅助系统正是针对这一情况而设计。它可以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度中探测到车辆行驶中遇到的情况,当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踩制动踏板,但踩踏力又不足时,此系统便会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把制动力增至最大,缩短紧急制动情况下的刹车距离。
横臂式悬架横臂式悬架是指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独立悬架,按横臂数量的多少又分为双横臂式和单横臂式悬架。单横臂式具有结构简单,侧倾中心高,有较强的抗侧倾能力的优点。但随着现代汽车速度的提高,侧倾中心过高会引起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大,轮胎磨损加剧,而且在急转弯时左右车轮垂直力转移过大,导致后轮外倾增大,减少了后轮侧偏刚度,从而产生高速甩尾的严重工况。单横臂式独立悬架多应用在后悬架上,但由于不能适应高速行驶的要求,目前应用不多。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按上下横臂是否等长,又分为等长双横臂式和不等长双横臂式两种悬架。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在车轮上下跳动时,能保持主销倾角不变,但轮距变化大(与单横臂式相类似),造成轮胎磨损严重,现已很少用。对于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只要适当选择、优化上下横臂的长度,并通过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轮距及前轮定位参数变化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围内,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目前不等长双横臂式悬架已广泛应用在轿车的前后悬架上,部分运动型轿车及赛车的后轮也采用这一悬架结构。
欧II目前,我国汽车排放标准基本采用的是欧洲标准体系。在欧I I标准中,一氧化碳和碳氢、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物排放限值为2.2g/km和0.5g/km,我国制定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Ⅰ)》等效于“欧Ⅰ”标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等效于“欧I I”标准。欧洲I I号标准在国内的具体演绎是:汽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2.2克/公里,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5克/公里;柴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1.0克/公里,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7克/公里,颗粒物不超过0.08克/公里。执行欧I I标准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将比欧I标准减少30%到50%。
欧III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有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合物).CO(一氧化碳).PM(微粒)等.它们主要通过汽车排气管排放.将近45%的HC和极小数的其它污染物质则由曲轴箱和燃油系统排放.在上述汽车排放污染物中.CO是燃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对人的健康危害较大.HC主要是燃油蒸发及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由200多种不同的成份构成.含有致癌物质.NOx是在燃烧室高温高压条件下.由氮和氧化合而成.排放到大气后变成NO2(二氧化碳).其毒性很强.对人及植物生长均有不良影响.是形成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之一.PM主要成份是碳烟.上面附有大量化学物质.包含致癌物质.吸入人体后会在肺部长期停留。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会日益严重.因此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先后制定了限制汽车废气排放的限量值.其中欧盟组织(EU)制定的欧洲标准是一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执行的参照标准.
其中欧III排放标准在2005年底开始实施,废气排放标准如下:
汽油车:HC:0.66% ;CO:2.1%;NOx: 5%;PM:0.1%
柴油车:HC+NOx:0.56%;CO:0.64%;PM:0.05%

欧II排放标准相比,欧III标准对汽车尾气质量约束更加严格,汽车生产企业技术上需要攻克四道难关。
首先就是提高发动机燃料喷射的精度,进一步优化油、气比例以保证充分燃烧; 其次是在车辆的电控系统中增加专门监测排放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OBD(车载诊断系统),OBD能够随时监测汽车尾气排放状况,一旦出现超标,会立刻报警提示;第三是将三元催化器由一个增加到两个,以实现车辆在零下7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搁置6小时以上,点火着车之后,立刻测量车辆排放能够达到标准。这项技术也是欧Ⅱ标准中没有的。

欧IV 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有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合物).CO(一氧化碳).PM(微粒)等.它们主要通过汽车排气管排放.将近45%的HC和极小数的其它污染物质则由曲轴箱和燃油系统排放.在上述汽车排放污染物中.CO是燃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对人的健康危害较大.HC主要是燃油蒸发及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由200多种不同的成份构成.含有致癌物质.NOx是在燃烧室高温高压条件下.由氮和氧化合而成.排放到大气后变成NO2(二氧化碳).其毒性很强.对人及植物生长均有不良影响.是形成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之一.PM主要成份是碳烟.上面附有大量化学物质.包含致癌物质.吸入人体后会在肺部长期停留.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会日益严重.因此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先后制定了限制汽车废气排放的限量值.其中欧盟组织(EU)制定的欧洲标准是一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执行的参照标准。

其中欧IV排放标准在2005年底开始实施,废气排放标准如下:
汽油车:HC:0.46%;CO:1.5%;NOx: 3.5% ;PM:0.02%
柴油车:HC+NOx:0.3% ;CO:0.5% ;PM:0.025%


欧洲Ⅱ号排放标准汽车尾气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HC)、氮氧合物(NOx)、一氧化碳(CO)、微粒(PM)等,它们主要通过汽车排气管排放。由于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先后制定了限制汽车废气排放的限量值,其中欧盟制定的欧洲标准是一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执行的参照标准。欧洲排放标准属于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范畴,现通过举例来解释欧洲工号、欧洲Ⅱ号标准到底是什么意思。以设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包括司机),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5t的轿车为例。
我国于1999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这个阶段必须达到的排放标准限值为:一氧化碳不得超过3.16g/km;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1.13g/km;其中柴油车的颗粒物标准不得超过0.18g/km;耐久性要求为5万km。2004年1月1日以后,标准又有所提高:汽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2.2g/km,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5g/km;柴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1.0g/km,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7g/km,颗粒物不超过0.08g/km。这便是2004年我国将要实行的欧洲Ⅱ排放标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汽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