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看完《建党伟业》真是内心纠结百感交集!
建议大家一定要看此片,除了群星璀璨,更有激烈场景。经典台词掷地有声,让人荡气回肠!现摘选如下:
1,民国的精神:是自由、平等、博爱!然则成立以来,平等被无视,自由被蹂躏,博爱精神荡然无存!以先烈无量之鲜血 、无量之头颅所换来的“共和”之空名;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切,法律不答应,四万万民众更不会答应!-(片中孙中山台词)
2,封建与共和势不两立!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片中陈独秀、李大钊台词)
3,积压了近百年的民族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我们应该顺乎潮流,推波助澜。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片中李大钊、陈独秀台词)
4,它们根本就不是我们的政府,它们就是列强的帮凶。
5,领土不整,国家必亡!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6,我们的目的是爱国,上街游行,向北洋政府施压!历史的重要时刻就要到了!
7,我们今天的行动,是中国美好未来的先声!誓死力争!爱国无罪!
8,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有不流血牺牲者,今中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
9,警察问:有冤情去检察厅起诉,你跑到这儿来喊什么冤哪?学生答: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我的状子!我们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
10,五四运动爆发了,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1,纵观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可曾听说过学生杀人放火的典故,这是被逼无奈的反抗!大骂学生是暴徒是野蛮,大义何在?-(片中毛泽东台词)
12,凡事须以理服人,他们不可以批判吗?马克思的学说只是个理论,岂可东效西颦、邯郸学步。
(片中胡适台词)
13,你们不敢杀陈独秀,死了一个,就会有五十个、一百个。不能与人民为敌。逆潮流而动。
(片中孙中山台词)
12,把国外的革命经验搬到中国来,真的行得通吗?中国的问题比哪儿都复杂!-(片中毛泽东台词)
13,政府为何要查封“香江评论”?因为我们说了真话,他们害怕我们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片中毛泽东台词)
14,工人的工字怎么写,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结合起来就是个天字,这个天,是天下的天!工农大众就应该是天下的主人。
我们中国的工友们,应该起而效仿,推翻我们中国黑暗的、腐朽的、只回欺压、压榨我们的反动政府!-(片中毛泽东台词)
15,人人平等,世界大同。-(马克思)
16,大家拼命干活儿,却吃不饱,穿不暖,住不踏实,这合理吗?(片中陈独秀台词)
17,改变策略,做长期斗争的准备。-(片中周恩来台词)
18,自你入狱,举国震动,人生辉煌,不过如此。-(片中李大钊台词)
再欣赏一些经典的画面,毋庸多说了
1,陈独秀在北京新世界广场(相对于现在的王府井西单)潇洒地撒反政府的传单。
2,毛润之同学的谦恭平和的尊师重道、有情有义的自由恋爱。
3,周恩来、邓小平等爱国青年出洋留学,寻找真理。
4,当时北大的“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理念。
5,“布尔什维克”意思就是“大多数”。
6,羡慕那时的社会学术风气,不论是旧派学究,还是新派学者,大家都平和论道;不论什么主义,都可以公开讨论。
7,赞赏那时的青年学子:个个生活俭朴、思想高贵,勇于追求,勇于坚持!
这是部具有现实时代意义的很好的教育影片。感同身受,发人深省!所以我要力挺《建党伟业》! 转帖:建议大家去看看建党伟业——我的观后感
单位一些小年轻的对发票看电影很害怕,怕回来让写观后感。我简单写几句。这部电影从艺术的角度上来说,或许能打个勉强及格,从题材上来说绝对是垃圾级的,但从普及历史知识、进行公民教育和明显的对当前社会的抨击和讽刺来说,可以打近满分。韩三爷高,比高家庄高。
建议,如果有单位给发电影票的话就去看看,如果不想多花钱晚几天看,估计十块八块的票也会有卖的。片子不错,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成为禁片的,这个不是笑话。
片子名称虽然叫做建党伟业,但事实上在电影进行到97分钟以后才说到需要成立个组织的事,在100分钟以后才坐下来开会,整个建党过程不过10多分钟就结束了,还有隐藏很深的细节暴露,然后电影就演完了——整个片长才131分钟,去掉前后演职员部分只有120多分钟。中国人的巨奸大憝上台后,韩导也特意安排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黑白暴力片来展现。
影片透露了以下史实:
一、那时的中国人集会、游行、发表演说是允许的,不见有什么人来阻拦。事实上中国的北洋时期对知识分子还是非常善待的。
二、那时办报纸和刊物是随便的,不管什么内容,找个印刷厂,能印出来就行,就可以公开发表和对时局随意评论,有人看就有市场。片中的一个细节是,中国签定二十一条和巴黎谈判失败等消息,都很快地见报了。这在现在是不可想像的。比方说现在古先生和熊说了什么中国人就不可能知道。
三、周恩来在狱中还可以和众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闹事,搞集体绝食进行所谓狱中斗争——居然还获胜了。这是个看守犯人上的重大失误,在1949年后马上就得到了改正,现在同案犯彼此是不可能通消息的,都要分开分别关押。当时对犯人的管理上太落后了。
四、共产党的名称来源于共产党宣言,是苏维埃俄国传进来的,主要代理人是李大钊。影片中李大钊是个不折不扣的苏维埃间谍形象,用的演员也是《蜗居》中演贪官的那个,影片还回避了李大钊是怎么死的。陈独秀因为和共产国际意见不一致,特意回避了这次建党行为,这一点学生的历史教材上也回避了。
五、开会时从上海转移到一条船上,不是因为什么特务告密和禁止结社,甚至警方已经看见了全体代表,只是问了一句“开的什么会”而已,这些人只用了一句“朋友们在聊天”就过关了;而是当时的警方发现两个苏联人有严重的间谍嫌疑,要抓他们,这两个共产国际的人也确实是到中国来颠覆政权的,片中表现的很清楚。
六、建党成功后(看来影片是不得不用十多分种描述这个,要不然这个片子不应该叫做目前这个名),影片马上由彩色转成了黑白版,并全部是枪炮、残垣断壁等暴力场面,事实上是把暴力做为定位,直到最后才用几秒钟展现了一群农民载歌载舞庆祝“新中国”成立——当然最后以天安门画面做结局。
七、那个时候的警察还是很有人性的。学生们一劝说,他们把道就给让开了,没有对学生使用暴力的场景。
八、那个时候街上摆摊的小贩子还是很多的,挑挑的、担担儿的,拉黄包车的,没有人管——自食其力在1949年前好像都是允许的。
先写这些。电影院放这个片子时显得很空荡,没有多少人看,这太不应该了。 杨恒均:看《建党伟业》的一点感想
从我现有的知识判断,《建党伟业》这部电影还是尊重历史事实的,至少没有不靠谱的虚构,让人反感的情节。当然,在两个小时里,要完成对那段风起云涌的时代的概述,而且设置情节让那几十位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出场,实在也只能是点到为止。因此我认为,对这段历史稍微不熟悉的观众,会对到处都是跳跃性情节感到云里雾里。
好在对这段历史都不熟悉的观众,应该更熟悉那几十张明星脸,这些脸同时出现在一部电影中,你方唱罢我登场,还真不多见。不过,平时喜怒笑骂都各具特色的脸被格式化在一部严肃的政治模仿秀里,“像不像”成为唯一的判断标准,多少有些诡异。
朋友给了一张免费票,在首映日的第二天就走进了电影院,电影院里稀稀落落,不到20个人。放映的过程中,观众中出现了三处窃笑分别是由冯巩、赵本山等三位笑星扮演的大军阀出场的时候。被历史教科书一直描绘为邪门歪道的大军阀们,分别由当今最滑稽的笑星扮演,本身就这构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不使用贬低反面人物的方式来衬托正面人物的高大,不以贬低国民党来抬高共产党。在这部电影中,大大小小的军阀,都给人“忧国忧民”的正面形象。
有一场戏写的是周恩来在天津被军阀抓了起来,他们开始在狱中绝食抗议,结果三天不到,大军阀就亲自到狱中谈判,周恩来一口气提出了三个90年后的今天某些人也不一定能够答应的政治要求,结果,那军阀竟然一下子都答应了下来,也很快无条件地释放了爱国学生。于是,周恩来得以踏上前往法国的邮轮。
中共早期的这些领导人几乎都有留洋的经历,影片中,邓小平在登上前往法国的邮轮前,碰上了毛泽东。他问,那个人是谁,同伴说是湖南的毛泽东。邓小平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去法国?他不去,真可惜!那表情让人忍不住想笑,哈哈,他如果去法国一趟,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改革开放轮得到由你来做?
还有一个镜头挺有寓意,在北大的一场辩论中,胡适登场,女学生窃窃私语,爱慕之情溢于言表。当那位学生站起来问胡适为什么白话文比文言文更简练,并举例“无能为力”这个文言文就无法用简单的白话文表达的时候,胡适对这位漂亮的女学生说,白话文用三个字就可以表达:不能干。
嘿嘿,不能干啊。谁都知道,胡适虽为自由主义者,但在家庭观念上,他比当时所有的保守主义者更保守,没有离婚,也没有“干”女学生与进步青年,对被包办的没受过教育的妻子从一而终。
实事求是地描述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受过教育的观众能够感受到的,大学里开放的辩论风气;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来到北大“三角地”自由地发表政治演说、振臂高呼;以及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那么自由的时代,当时的中国国民却拥有结社、游行与抗议的自由,让人怀念不已。其中“五四”期间的好几个学生游行、知识分子登上讲坛发表政见的场面,让人有时空错乱的感觉。
暗杀与被暗杀、革命与被革命、共和与被共和、组党与被组党,是电影的主旋律,一张张明星脸冲淡了历史的严肃与诡异,润之哥哥与开慧妹妹、蔡锷将军与小凤仙的爱情故事,是在军阀混战的炮火中,以及宣扬暴力革命的誓言中穿插进行的,禁不住让人生出“情何以堪”以及“情为何物”的感叹。
电影的结尾是十几位一大代表在南湖游船上的最后一天聚会,湖山烟雨,美女花伞,衬托出当时的宁静与和谐,让人心旷神怡。当最后的几个镜头出现代表们激动的朗诵《共产党宣言》,立志要“以暴力手段推翻统治政权”的时候,是否预示了接下来的风雨如晦的近一个世纪里,“暴力”将成为主旋律?
这是一部不同的人可能会看出不同内容的电影。我希望被电影调起了好奇心的年轻人,能够找更多书籍与资料阅读,了解中国的历史,也更加关心当下的现实。
电影里有些场景还是挺有感染力的,希望年轻人学习电影里各位前辈的爱国精神,适可而止,千万别去模仿当时热血青年们要打要杀、上街游行、冲击政府、组党闹革命等等,今非昔比啊。我不是反革命,只是爱护你们,爱护我的读者而已。
老杨头 2011-6-17 广州
好晚上我就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