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堂语文课的感受 (1)
听了一堂语文课的感受 (1)最近搞了个新浪博客,特别想写些东西。很想在写作上能有所提高。我在学校上班,很有机会去接触到语文老师,所以很想去听听他们的课。
我们已经长大,听老师讲课的机会已不多。所以能听听别的老师上上课,也蛮不错的。就相当于听讲座。
语文课的题目叫《黄河的主人》。波涛汹涌的画面,排山倒海的架势,很是震撼。黄河确实怕人,虽然音响坏了,但不影响老师的深入讲解。老师反而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同学们你们的心中会怎样去想呢?我们会想到黄河的怎么样呢?听到此处,我觉得用一个字来形容比较好,那就是“妙”。
上课,说到天亮就是去引导,怎样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引,引上正道,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老师可以声情并重地把这篇课文完整的朗读一遍。这很重要,有声有色的范读,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去理解,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同学们跟在老师后面,听着听着,就能进入那个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一遍下来,基本上就能对课文有个大概的理解了。不要让学生去范读,读出黄河的汹涌,只能是大声去吵,影响氛围。那样浪费时间,这个年龄他理解不了,老师就去引导吧。
黄河的主人是谁?是那黄河上划筏子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容易吗?肯定不,为什么?因为黄河不是一般的河。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黄河的优美词语,及时板书,哪个找到哪个说,不要举手。学生的那个专心肯定是没法说的。这个时候可让学生多读上几遍,去感受感受。然后再让学生找找哪些语句的写法比较好,起到让读者加深对黄河的认识。接着可让学生学着这样的写法说写句子,及时巩固,及时应用,活学活用。学生肯定不会嫌烦。
描写黄河的汹涌,就是为了突出划筏子的不容易。感受劳动的快乐。
老师不要讲得太多,文字学生都认识,看看就能理解。老师的任务就是去引。引导学生找出各种词语,加深他们理解和体会这些词语对课文描写的帮助。找出各种语句,体会这种写法的高明和绝妙。
感受很深,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真不容易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