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老姜堰人写的《西街印象》!
西街印象说起西街,首先记起的是阳朔西街。
异域风情的天涯酒吧,一杯香浓的咖啡,一段纯情的邂逅。朦胧的灯光下,轻轻回荡着《红河谷》的歌声。“为什么不让她和你同去……”,女孩的责问如泣如诉,引发了莫名的伤感。一时间,不由得想起那些远去的人,那些远去的事。
然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的西街。
清晨,提篮小卖的少女,那香沁心脾的栀子花。担水为生的阿伯,苍凉中有着几分无奈的号子声。午间,行色匆匆的旅客,抱儿挚女的阿姨。蝉儿的鸣叫,声嘶力竭。间或,传来“梆、梆”几声,是卖冰棍的大头又在吆喝。夕阳西照,炊烟袅袅,王五的牛肉香气诱人。暮灯初上,纳凉的孩子三五成群,胆大的蟋蟀会蹦到你的脚上。
这就是我的西街,一如初恋中的少女,温馨而柔情。
印象中的西街其实早就消逝的无影无踪了,连名字也换作了充满商业气息的步行街。商场的喧哗驱走了昔日的宁静,绚丽的霓虹替代了袅袅的炊烟。西街不再是纯情的少女,到有几分似浓妆艳抹的荡妇。
记忆中的西街,长不过一里,宽不足五米。从坝口向西,座南朝北的第一家商铺,是家浴池。浴池的大门朝东北向,挨着大街的是一排高高的窗户。少年的我,每次路过总要踮脚张望张望。当然,除了高挂的衣服以及衣服间露出的屋顶,照例什么也见不到。
浴池西边是一排平房,中间耸立一间二层小楼。小楼的主人姓冯,很有些故事,有机会再说。平房最西侧是卫家小店,老板娘是卫二老太。割资本主义尾巴最厉害时,也没见她的店关门,令我至今不解。
卫家小店隔一条巷子,还是平房,再过去就是自行车修理店。在自行车比如今的宝马还罕见的年代,修理自行车也是很牛的。隔壁是理发店,门面虽小,只有一间,却是如假包换的顶上功夫。
理发店西邻是如今赫赫大名的第二中学的前身——民办初中。据说解放前做过育婴堂,枉死的婴儿无其数。阴魂不散,即使阳光炽热的盛夏,教室里也总是阴凉阴凉的,年少的我们从不敢去二中捣蛋。
再过去,又是一路平房。平房的第一家是向阳居委会。在计划经济时代,居委会也是掌握西街人们命运的小小衙门。谁该下乡插队,谁该招工进厂,居委会的意见份量很重。一纸通知也许就决定了一个少年一生的遭遇。
居委会向西的平房里住了位姓鲁的名人,在七二年“批林批孔”中很是出了一阵风头。其西有一家南货商店,隔壁是小城大名鼎鼎的“王大炮”茶水炉。再向西就到了消防队,三间红门面,一辆消防车,就是消防队的全部家当了。小时候没怎么见消防车救火,到是处决犯人时常见它在前开道,拉着警报,很是威风。
牛肉店紧靠消防队。如今百万身价的牛肉店老板,当年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光蛋。虽然儿时老板娘常切片牛肉扔给我们这些馋涎欲滴的小调皮,该揭的老底还是要揭。
牛肉店西边是连接上下坝的小河。河西有两个池塘,一如卧龙的双眼。池塘南边依次是公联饭店、车站商店、汽车站,位置大致在今日的时代超市。
车站对面,座北朝南的是人民旅社二部。二部向东是农机公司,姜堰粮管所,中间是通向二招(县政府第二招待所)的大道。粮管所东首,与河相邻的是市食品厂,以薄脆闻名于苏中,历久不衰,至今犹存。马甲当然换了,老板是王大炮的儿子。从茶水炉到茶食厂,当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河东是五金公司、医药公司。
再向东是平房,有一家小小的酱油店,当年“一打三反”曾经出了大贪污犯,令人至今想起犹要捧腹。酱油店东邻是电影院,上年纪的人一定还记得“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飞机大炮”的顺口溜。接着是物资局、印刷厂、天星烧饼店、饮服公司。最后好像是家水果店。
儿时写作文,常用“弹指一挥间”组句,颇有点阅尽沧桑看破红尘的味道。长大后才知道原来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
真正“三十五年过去”,才知道无论自己走到哪儿,仍然是一只风筝。风筝的线永远系在了西街。
没有西街的照片,就发两张北街的照片!
size]
[ 本帖最后由 mm5698 于 2008-12-21 19:33 编辑 ] 这照片似乎不老 精华贴!
哪里有龙泉宝剑、日本刀、武士刀卖?
哪里有龙泉宝剑、日本刀、武士刀卖?龙泉宝剑、日本刀、武士刀生产基地,专注刀剑龙泉剑池
专业锻造龙泉宝剑、日本刀、武士刀、唐刀、专统兵器等,大企业,大影响,全国范围400多个城市开通货到付款,成就金牌品质,我公司先后被网易,搜狐,TOM,搜狗等四大门户网站同时提名为“冷兵器优秀企业”.
网站:www.toplqdj.com
开设专业论坛讨论区
全国免费订购热线 400-66-17013
售后服务热线 400-66-17014
龙泉剑池—交流群 1群(已满)
2群(已满)
3群(89135703)未满
http://www.toplqdj.com/images/goods/20090603/552fe782fa3a5d25.jpghttp://recv.cn/upload/124747/2009-6/1200962311163311312.jpg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