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碎马甲 发表于 2009-4-21 21:24:24

早恋专题-正确处理高中生早恋的技巧

随意拿了几盘班上学生听的音乐磁带,有刘德华、林志颖、黄安、杨玉莹等歌星的,题目有《爱你不只今天》、《不是每个恋曲都有美好回忆》、《凯莉,亲爱的你》、《爱与喜欢之间》、《爱上一个人》、《最怕你恋心》、《爱像一阵旋风》、《让火热的心紧紧相拥》、《爱我其实很容易》、《太想爱你》……从这些歌名,可以看出,“爱”是当代中学生的主旋律。也难怪,这一代高中生是读着琼瑶爱情的故事,诵着席慕蓉、汪国真的诗歌,唱着爱的流行歌曲长大的。高中语文教材也有不少涉及爱情题材的作品:《林黛玉进贾府》细腻描写了十三岁的贵族少女林黛玉与宝玉的一见钟情,宋代柳永的词《雨霖铃》写了男女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真挚情感,话剧《雷雨》描写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复杂爱情关系,舒婷的诗《致橡树》颂扬了崇高独立理解的爱情观。因此对于高中生的爱情,也就是“早恋”,我们做教师的想回避也无法回避。作家庐隐说:“人生若无感情维系,无论海阔天空,也难使郁结之心消释。春天的玫瑰花芽,不是亏了太阳的照耀,怎能露出娇艳的色彩?关心是情,友谊是情,恋爱也是情。那么,究竟怎样对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如何对待高中生之间的早恋呢?
    首先正视早恋,正面引导。
    高中生异性之间的爱慕和憧憬,正如早晨太阳初升时的一层薄雾,它是美好的,但绝不能让酿成云,酿成雨,甚至酿成雷电和冰雹。如果一位班主任教师说他班上绝没有“早恋”现象,那么这是不正常的。
   第一,说明班主任工作不细致,粗心大意,不了解学生;
   第二,学生对班主任惧怕,将早恋现象转入地下,可以说这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现象是最可怕的。
      第二种情况是班主任遇到男女同学的一般交往,如偶尔的疯打嬉闹,大惊小怪,大作文章而造成的。班主任应细致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使之消灭在萌芽状态。
      例如,我遇到一位女学生,是班长,有一段时间,发觉她上课老走神,本来是个乖乖女,与家长联系,家长也发觉她在家无端地发脾气,看不惯父母,有时一个人发呆。了解这个情况后,我注意观察,她对班上一位洒脱、英俊的体育委员暗恋上了。这时我推荐她看八十年代一位上海中学生写的一篇小说《柳眉儿落了》,她在周记中写出感想交给了我,她在周记中这样写道:对小说中我的同龄人如诗般的处理早恋感情的做法,我很爱感动,我也想像他们那样摆脱这种烦恼,可是我恐惧,有时不敢正视他。我该怎样克服这种情绪呢? 我把《少年文艺》绿叶信箱栏目中有关早恋的讨论推荐给她看,使她认识到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认识世界,学会各种本领,学会理解人。昨天还是个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今天却突然变成了富有情愫的女孩,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对暗恋体验不必恐惧,也不必烦恼。但男女同学的相互好感,甚至暗恋(或者说是单相思)不能自拔的话,这种感情就成了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建议你开阔胸怀,不要急于表白自己的感情,如同一张白纸,戳破了它,就失去了自身的美丽。应努力淡化、疏远这份青春的情感。方法是:多接触其他同学,与大家多交流,勤奋学习,转移注意目标。当青春情感的薄云散尽,当人生的阳光灿烂地照耀亮丽的世界和生活,就会发现当初的幼稚和可笑了。
      通过我与这位学生的交流,她终于摆脱了这种烦恼,轻装上阵,学习又一如既往了。
   要实现对学生情感上的正面疏导,班主任的真诚和真情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大喊大叫,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有时反而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消极反抗,有时则使学生觉得教师无能。对早恋产生的羞耻心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其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一方面,被训斥的学生容易因信念和理智的丧失而“破罐子破摔”,另一方面,因为学生们往往同情弱者,认为教师做得太过分了,反起到同情被训的学生,站在他们一边,这样,对大多数的学生不能起到警示作用。
      优秀的教师在遇到学生早恋的事情时,无论情况有多么糟糕,也不大喊大叫,而是克制自己,保持沉着、冷静和坚定,以机智诚恳的态度和中肯的语言提出要求。使学生觉得师生之间的“悄悄话”使自己产生的心理压力减少,使自己敢于向教师暴露自己,促使彼此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爱护早恋学生。在爱护中,特别要善于抓住早恋生表现的不安、悔恨、疑虑和寻求情感依附、显露“探究性”的情感这一关键时机,及时地给予关心鼓励。在与早恋生情感沟通后,还要促进他们“情感迁移”。
      其次,活动渲泄,优化环境。
   青少年发育和成长中,精力充沛,生命力盎然,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需要满足和渲泄。他们不仅有本能的生理需要,也有自觉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各种需要是在相互制约中有规律的消涨的,如果这个相对稳定的需要结构发生破坏性改变,即青少年学生总是被束缚在单调枯燥的学习之中,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需要受到抑制时,他们的生理性需要就会被不正常地畸形激发起来,而发生早恋现象。
   因此,加强对青春期早恋现象的
教育,应当注意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使青少年学生有机会、有价值地使用自己的精力,有意义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在有益的活动中既满足青少年自我实现的需要,又引导他们学习社会伦理要求和集体活动的规则,学习生活艺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素质教育优良的知、情、意、行。首先还要对他们进行前途理想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坚定的信念,认识到那种沉溺于儿女情感,是胸无大志、意志薄弱的表现。
      为此,我在班上引导同学们学习中外名人他们成功的经验,就是在年轻时把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科学研究上,并且自觉抵制外界的各种{-屏-|-蔽-}。还组织学生利用团的活动,进行{-屏-|-蔽-}主义理想教育,上党课,学习先烈们对{-屏-|-蔽-}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可以巧妙地利用{-屏-|-蔽-}和同伴间的相互牵制,避免与少数人的过分亲近,减少微环境带来的性刺激强度,从而使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够健康的发展。例如,我们学校每年组织学生春游,政教处每次都要求班主任组织健康向上的活动,严禁让学生自由散漫,单独活动。春游组织好了,对学生的身心是一次难得的陶冶。在历次春游活动,我总是将活动安排得井然有序,如参观访问、扶贫、篝火晚会等等,不给学生单独活动的机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宣传工具的普及,各种报刊、影视、{-屏-|-蔽-}青少年学生的影响必然带来很多负面作用,绝对地控制环境中的性刺激并不都是可能的,这就给早恋现象的教育与引导带来了困难。

      学校教育虽然是“小气候”,但对“大气候”也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在能量与力度方面较社会影响具有独特的优势:学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教育内容和方法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可行性,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本质需要和发展特点,其运行过程既有计划性、稳定性,又有社会各系统的协同配合,这些是一般社会影响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性”,正视社会上各种性刺激的影响,增强学生拥护不良性刺激的能力,引导学生免受或减少{-屏-|-蔽-}书刊、{-屏-|-蔽-}影视及其他性刺激的影响。
      例如,利用寒暑假,布置让学生读中外名著,并写出读后感或评论,与家长密切配合,注意孩子平时课外读物,杜绝防止孩子接受{-屏-|-蔽-}书刊,还可以利用语文课,将优秀的爱情诗歌与某些无病呻吟的情歌进行比较阅读,使学生辨别孰是孰非,也提高了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自觉抵制坏书刊的能力。
还可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让学生自我教育,认识男女同学交往中的一些糊涂认识及做法,自觉主动地克服早恋倾向。也就是说,班主任不回避问题,不谈虎变色。

刀螂先生 发表于 2009-5-21 12:30:58

太长了,没时间看

飞龙 发表于 2009-5-21 13:19:50

长,灌水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早恋专题-正确处理高中生早恋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