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标题: (原创)我这四十年 第九十一章 客串教师 [打印本页]

作者: 陈泰    时间: 2009-7-14 08:46
标题: (原创)我这四十年 第九十一章 客串教师
第九十一章     客串教师

                                                                作者: 陈泰

    从小,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教师。可是,1962年7月,当我初中毕业参加中考后将要填报自愿时,我犯了难:父母及全家人不同意,不同意报中师,更不同意上高中。他们反对的理由有二:
    一是中师毕业出来要分到乡下学校,而我大哥曾在乡下当了一年民办代课教师,那时候,吃是各学生家轮流分摊。今天在这个学生家,明天在那个学生家,极不稳定,有好有差。那时乡下也穷,有时我大哥只能靠吃红薯当中餐,肚子涨,又不顶饱。干了一年就死活不干回家,后来去了内蒙。大家说:以大哥当教师的教训,到乡下当教师不行。再说当时大家都穷,都困难,都想考个不化钱的学校,早点毕业出来挣钱。据传当时报考中师的学生很多。父母意见:挤独木桥的人太多,万一上不了就大麻烦了。结论:报考中师不行!
    二,高中?那更是不行。因为我二哥当时已在读高三,他学习基础好、成绩好,父母一心想家中出个“状元”,已经是省吃俭用,千方百计在保二哥能考上大学。再来一个,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所以,为保万全让我考上一个不化学费,不交伙食费的学校,由当时上高三的二哥作主给报了个冷门:苏州蚕桑学校。结果中了!
    然而,不曾想,十多年后,我还真的当上了教师,当了一回尽责但不一定称职的“客串”教师。
    当教师,没有师范院校或是幼儿中师的毕业文凭,没有教师资格认证,在现今社会,那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然而,那是文化大革命后期,是断档的时代,而且是在新疆,一个文化落后、经济贫困、师资缺乏的地方。是由于60年代,大批上海知青响应党的号召屯垦戍边,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场,在那里支撑起一片天地。使那些老职工的子女有学上、上好学。六团一中学校是当时阿克苏地区的佼佼者,考试名次排在前三的位置。
    我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六团一中。是由于学校教图画的一位专职教师工作调动离校,而我曾因文化大革命期间画过游X用的两幅大主席像和一位团长去世时为其画过遗像,在六团小有名气。学校校长点名让我去了学校。
    第一学期,学校让我管学校图书馆,负责学生借书,再就是教初中美术。图书馆好办,但由于原图画老师离校时没有留下任何教材、大纲, 或讲义。只知道他姓孙,连人影子都没见过。我就犯了难,不知从何下手。第一次到初二班,一个叫文丽的女生,就大胆地站起,说:“我们要孙老师,不要你上!”给我下逐客令。虽然自己会画一些东西、会临摹,但基本理论一窍不通,上课讲什么?自己就只好借助原先的一点“三停五眼”,“人体从头到脚分为七等分”的半懂不懂地给大家讲解,教画一些头像、人体,后来就干脆教学写美术字。那时从初一到高三都设有美术课,硬是这样地混了过来。
    从第二学期开始,校长就让我带初中班主任,教语文和政治,从初一带到初三。
    因为有教学大纲,有书,而且有参考教材,所以我就多下功夫,做到“笨鸟先飞”,平时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去听他(她)们的公开课。这样,很快就掌握了基本门道,从一个门外汉走进了教学的神圣殿堂。
    全班共有50多名学生,多是团部及附近机耕队、机修连、加工连、畜牧连等单位老职工的子女。这些老职工大多是1956年从河南省支边来的。为加强班级同学的管理,我把他们的家长单位,基本情况都作了详细记载,在没有课或业余时间就骑辆自行车去作家访。 在班级,我尽量与他(她)们打成一片,多留些时间跟学生在一起。特别是晚自习,基本都是一陪到底。再一点,就是努力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譬如要求学生背课文,自己首先会背,学生背的时候,自己不看书,而当学生背错了,能马上指出。就是说要让学生信服你。在教<隆中对>时,为了更生动和让学生理解课文,我从图书馆借来<三国演义>前后通读了两遍,上课时我就津津乐道给他们讲刘备、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对课文的理解迎刃而解,学起也容易多了。再就是作文,我一般是布置题目后,自己也要坐下来写一篇,跟同学交流.对写得好的学生,让他(她)们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文.以此来提高写作的兴趣.。
    有这样两件事我至今不忘:班里有一男一女两名同学叫“张青”。男的是班长,学习成绩很好;女的是一小组长,学习也是班里数一数二。这样,有时候,老师在判试卷时就分不清哪个是男张青,哪个是女张青。跟两人商量,都不愿意改自己的名。我只好翻查字典,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名“菁”,然后找到女张青的父母,晓之以理,最后同意改为张菁。大家都很高兴。另一件是,当时家住机修连的三个女生,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都是同班.三人好的时候好似合穿一条裤子,但也有闹意见的时候,上学放学也走不到一起了。几位家长从中调和都没解决,问题反映到我这里,我只好一个一个找来谈话,终于使她们和好如初。如今,这三个女生,一个在广州,两个在上海,都成了“白领”。
    不过,那时的劳动特别的多,一会清渠挖沟,一会到连队支援三夏割麦。在劳动中,我也特别关照那些个小体弱的女同学,分任务时少分一点,时不时还走过去帮上一手,闹的男同学对我意见多多.说我偏心女生.。
    在学校几年时间,我入了党。虽然没有文凭,但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之一,我所教初三<社会发展史>在地区统考中名列第二。我调离六团一中学校的时候,校指导员给予了较好评价。
    但是当了几年“客串教师”,使我长了不少知识。俗话说:“你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我那点底子,压根就不是当老师的料”。所以我就拼命地学习,不断地学习。这些学习的东西对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我变得更加自信,坚定和具有顽强抗争的本领。并在新的领域取得了可喜进步。
新疆,六团一中,我感谢你们,是你圆了我自幼当教师的梦!!   

(  本文写作时间:2007-11-17 )
作者: 游人    时间: 2010-1-27 08:52
圆梦情缘啊!
作者: 玲珑天使    时间: 2010-7-28 15:49
溜的凶了  从那个论坛又溜到这个论坛了`




欢迎光临 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http://jyr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