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标题: 视察旱情 温总理3天连跑6个地 [打印本页]

作者: 才郎    时间: 2010-3-22 17:28
标题: 视察旱情 温总理3天连跑6个地
来源: 法制晚报(北京)

 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从3月19日下午开始至20日晚,温家宝先后到达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的芳华镇狮子口村、蔡官营村、德格海子水库、召夸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区,同属曲靖市的师宗县葵山镇海子村、葵山镇大麦地村等6地。

  两县城相距64.4公里。

  一下飞机直赴受灾最重地区

  随行采访温总理视察旱灾地区的《云南日报》记者雷桐苏今天上午向法晚记者回忆了温总理在曲靖视察工作的经历时充满感慨。

  据雷桐苏介绍,从19日到21日的3天里,温总理白天马不停蹄地到各个点去调研,晚上则进行座谈、听取汇报,每天都忙至深夜。

  雷桐苏告诉记者,19日下午4时,温家宝总理一下飞机就立即乘车前往曲靖受灾最重的陆良县芳华镇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

  掰开土块温总理眉头紧锁

  温总理一行最先抵达芳华镇的狮子口村。还未到计划去的地点,看到干涸的土地,温家宝提前下车,走进一块麦田,蹲下身子,拔起一棵大麦察看。

  由于持续8个月的干旱,大麦只长了不到一尺高,麦穗干瘪。他又抓起地里的土块,用手掰了掰,基本没有水分。温总理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当地负责人告诉总理,曲靖数百万亩农作物因旱绝收,正准备水田改旱田,异地育秧,种玉米、马铃薯,争取小春损失大春补,温家宝点点头。

  他叮嘱当地干部,干旱还可能持续下去,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尽最大的努力,把群众生活安排好,把春耕尤其是大春生产安排好。

  一脚踩在松动的土壤差点跌倒

  随后,温总理还到了陆良县蔡官营村视察当地抗旱工作。

  当听说有村民用节水技术保住了部分小春作物,温总理又特地跑去查看。

  据雷桐苏介绍,温总理在仅有30厘米宽、崎岖不平的田埂上行走,突然一脚踩在田埂左侧一块松动的土壤上,脚底一滑,差点跌倒,幸而被旁边人及时拉住,总理理了理被拉歪的外衣,继续迈步前行。

  下午回驻地晚上开会到9时30分

  “由于干旱,地头上的路特别不好走,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上下都比较吃力,更别说已经60多岁的总理了。”雷桐苏说。

  雷桐苏告诉记者,“在那几天里,温总理每到一个地方视察调研,都要到地边去,亲自看麦苗和水井的情况。”

  大概当天的18时30分左右,温总理一行回到县里的驻地。当天晚上7时40分,温家宝分别主持召开基层抗旱救灾工作情况座谈会,一直开到晚上9时30分。

  “后来我们才知道,会议开完后,温总理又和相关领导干部开会座谈到很晚。”雷桐苏告诉记者,他们随团记者和总理吃住都是安排在统一的驻地。

  根据行程安排,第二天他们是一早7时吃早饭,7时40分集合,8时准时出发前往调研地点,可见总理晚上的休息时间很短,早晨起得也很早。

  总理云南行程

  3月19日下午,温家宝来到陆良县芳华镇狮子口村万亩大麦示范田,实地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然后,到达芳华镇蔡官营村鼓励大家要想方设法打水井,修渠道。

  19日晚上,温家宝主持召开基层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会和座谈会。

  3月2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师宗县葵山镇海子村,查看水井情况;然后,到师宗县葵山镇大麦地村农民家的水窖里打水,了解村民饮水保障和卫生情况;随后,又到陆良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基地之一的召夸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区视察旱情。

  3月20日下午,温家宝来到陆良县德格海子水库干涸的库底察看灾情;然后,在陆良县德格海子水库旁的田地里,与村民一起往塑料袋里添加营养土,培育玉米苗。

  20日晚上,温家宝分别主持召开基层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会和座谈会。

  行程紧凑总理白天几乎不休息

  雷桐苏介绍,白天视察工作时,温总理有时候一个上午就去多个点调研,向当地政府部门和普通百姓了解旱灾情况,真可谓是马不停蹄。

  “虽然没有具体统计过这3天一共走了多少公里路,但确实很辛苦。”雷桐苏介绍,虽然温总理考察的两个县距离不远,但由于行程安排得很紧凑,总理白天几乎都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记者了解到,3月20日下午视察完回到驻地时,已经是晚上6时30分了。吃过晚饭,19时40分,温总理又主持召开了云南、广西、贵州3省区抗旱救灾情况汇报会,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


  听取了3省区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后,温家宝指出,受灾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干部群众抗旱救灾,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个会议,也是在21时30分左右结束。

  “从早晨8时出发,到晚上,温总理一整天都是在路上,在田里,在农户家。说实话,连日的奔波,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有些疲惫,但总理一直在想的,还是争取去更多的地方调研,真的是太辛苦了。”雷桐苏回忆。




欢迎光临 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http://jyr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