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标题:
海安民俗
[打印本页]
作者:
黑幕
时间:
2008-1-6 22:21
标题:
海安民俗
杨春慧
海安民众风习,自古以来重教崇文,即使贫寒之家,亦节衣缩食,尽力使其子女能享受一定的文化教育,故古书有“茅茨漏巷,经诵相闻,蔚然有文雅之风”的记载。崇文倡教成为海安一大良风。另一方面,乡民受传统礼教及封建迷信影响较深,长期以来,求神拜佛,企望保佑平安者随处皆有,婚丧喜庆仪礼繁多。直到近年,丧葬火花后又二次土葬,死后做六七、放焰口的现象还屡见不鲜,盖房及下葬仍然要讲究风水和黄道吉日,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念也明显存在。
我将从人生仪礼、岁时习俗、生计习俗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 )人生仪礼
(1)生产
a催生
妇女怀孕后称“有喜”,家中就不让她干重活,并陆续购置产前、产后所需要的食品和用物。娘家要送“暖窝”(或凉车)以及婴儿衣服、红糖、猪油、草纸肚兜、尿布等,称“催生”。婴儿衣服中必有红毛衫儿(不缝边),草纸边上也要有红印,表示预祝生男。李堡一带催生,娘家要送灰匾。
b.接生
孕妇届产期腰腹胀痛,此时要备盆、桶为接生用。胎儿将生,遂坐桶儿,谓之“上桶”。过去多请稳婆(俗称“接生婆”)接生。如生男婴,稳婆口称“恭喜养了胖小子”;如生女,就用“母女平安”劝慰主家。若是头胎生女,就说“先开花,后结果”。有连续生女的人家,往往用溺婴的手段。南乡遇难产,接生婆常做法向门外摔碗,以求孩子速生。胎盘旧用小罐贮藏,放入碎石灰,封盖埋与床底,称为“藏衣”,故出生之地称“衣胞地”。胎儿初生,适来不速之客,称“踏生”,相传小儿长大后习性与踏生者相似。稳婆往往是世代相传,有实践经验,对产妇的顺利分娩有一定的帮助,但这种旧法接生缺乏科学的消毒和护理知识,往往会造成产妇出血过多或感染破伤风菌,引起“产后惊风”等疾病。因而,推行新式接生后,孕妇多到医院分娩,旧俗尽废。
c.报喜
婴儿出生后,有报喜之举,曲塘、海安一带,生男向亲友分送红蛋和毛米粥(糯米糖粥),生女送枣,受赠者必须当场回礼(鲜蛋、籼米),有的还要包喜钱。河东一带生男报喜,所送红蛋数要成单;生女不报喜,叫“闷声大发财”。
d.洗三
三朝洗儿之风甚古,唐时已有记载。婴儿出生第三天,为他(她)洗澡、穿衣、开奶、取乳名,并宴请亲友,名为“洗三期”。一般由稳婆洗儿,洗后穿毛衫儿,主家和亲友赏稳婆“洗儿钱”。婴儿开奶前先用甘草、大黄烘汁喂婴儿,俗名“催肚”。开奶时,要磨墨汁,向人乞得异性婴儿的母乳,用烧红的铜钱放入墨汁、奶内加热,先行喂食,祝其长大后有佳偶,有财气、有文化。洗三朝办酒宴,产妇的娘家人一定要到席。南乡生男,于洗三时在房门口悬挂缀有红布长条。
e.坐月子
产妇分娩后,要拥被坐床,使淤血顺利下行,叫“坐月子”(现代科学证明这是不科学的),日子渐久,产妇可在房里自由活动片刻,基本上不离床,饮食由家里人送来。为保暖和防止感染头风,产妇要扎包头巾或帖“头风膏药”,一直到满月。坐月子期间,产妇要喝艾汤(以陈艾为好)加红糖驱寒去淤,开始时一日三服,以后递减。当然讲究者服用中药“生化汤”。产妇月子里要少吃咸,多吃脆饼、糖泡油馓、白汤猪蹄一类的营养品,据说可使产妇乳汁充足,又可防今后年老多咳。
f..满月
小儿出生一个月时叫“满月”。满月日要剃胎毛,剃下的胎毛用红、绿丝线绕扎成球状,挂于摇篮或帐钩上,据说可以使婴儿壮胆辟邪。是日,外婆家带女儿、女婿和婴儿回家庆贺,去时在婴儿额上涂点锅灰,称“灶狗儿”,祝其强健。回来时搽香粉,称“粉狗儿”,祝其白嫩。婴儿随父母回家时,就卧在外婆家赠送的摇篮里,枕被俱全,还要带回大小便用的“马儿”(小木便盆)。
g.抓周
婴儿满周岁谷称“龄期”,亲友要来庆贺。外祖父母和舅父母要为婴儿制办项圈、颈锁、手镯、脚镯等银制品及婴儿服装鞋帽,并买鞭炮、鱼肉、馒面等物品,其他亲友酌情送礼。是日小儿由大人抱着举行“抓周”仪式,在神前桌上陈列着生活用具、文房四宝、玩具等物件由其自取,以卜未来。
h.寄名、认干妈妈
凡为得子不易者所生,而又十分宠爱孩子,家人往往为其寄名或认干妈妈或作“干娘”。寄名要到庙中,拜老僧为师,替小儿取一和尚名字,并赠小儿僧衣、鞋帽。家里人称婴儿为“和尚小”。凡寄名小儿,长大后拟结婚,需回原寺庙请僧人施法为其赎身还俗。另也有寄名在佛寺古树上的,同样为求小孩长寿。认干妈妈,一般是择子女多而生肖不相冲者,使小儿拜其为义母。认干娘时,小儿家应该备孝敬之物,干娘亦回赠以新鞋帽。乡人领儿认干娘时,干娘必裹儿于裙,已示其会与亲生子女合群。
(2)婚姻
a.访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配讲究“门当户对”,是旧社会访亲(问名)的中心思想。大都要:
一访“底子”,了解对方家庭是否有狐臭。双方查访很严,除本户外还旁及亲族,这在当时也算一种朴素的优生优育观念。
二访“门第”,分清土农工商,要求门户相配,或是“攀高亲”。特别回避与那些所谓社会职业低微的“下九流”人家通婚。
三访“辈分”,要论班排辈,不能乱“字”(大族人家有家祠,每代人裔都统一规定名字上的一个字,如“道德文章荣华富贵”等,以字按序排辈)。
四访“家境”,女方对男方的田地、房屋、家具、粮食、树木‘牲畜以及租佃关系等都要详细了解。还要访男方兄弟姐妹的多少,这是因为“小家搬穷,大家分穷”,直接关系到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但男方对女方的经济条件要求稍低,认为“买猪不买圈”,家当无关紧要。
五访“对象”,这是最主要的一项,也是最难访的一项。由于封建时代父母包办婚姻,男女方常不能见到面,媒人从中捣鬼,弊端百出,往往造成终身痛苦。
访亲时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双方年龄适合,生肖相配,并传下许多俗语。如:“女大一,粮食囤子没处摺”,“男大三,金山靠银山”;“女大三,必讨饭”等等,这些都是毫无一点科学根据的胡言。
b.订亲
互访认可后,若双方有意结亲,则女方将女之出生年、月、日、时各系所属天干,地支,即八字书于草纸上,外包红纸,由媒人送交男方,称“发庚帖”。庚帖又称草纸帖儿。男方以之供于神柜炉下,并体察凶吉,三天之内不能发生打碎器皿或其他不祥之兆,否则退给女方。如三日无事,男主即以“八字”交算命先生推算“合婚看乾坤两造的八字是否相配。也有少数人家“爱亲做亲”,不搞求神问卜的一套。合婚认可,男方请媒人择吉日到女方家送义务、银钱、首饰等作聘礼(彩礼),成“押帖儿”或“纳彩”。海安镇押帖时,一定要送桂圆、茶叶。曲塘一带女方受聘后,以糖果赠亲邻,表示已受聘。订亲后,未婚女婿逢年过节要到女方家中送“上门礼”。过大礼“定礼”仪式隆重,有一定的规格。一般要送猪膀、鲤鱼,糕粽团圆(谐音“高中团圆”)等。男主、女方同时邀请亲友宣布订婚。
c.婚前准备
男方迎娶前,须先与女方商定迎娶日期,并将正式迎娶日期书写于红帖,由媒人送往女方,俗称“通话”,另外,男方要送“通话礼”,即要通过媒人商讨礼金、衣料、首饰、赔送等条件,就以女儿年幼、嫁妆尚未办等推诿;如协商成功,即由男方发出亲迎红柬帖(俗称“日子”),确定“良辰吉日”成婚。男方在迎娶前三天给女方送“开面礼”,包括“上头全”(胭脂、花粉、红绳、金花)、婚礼服(租用的凤冠、霞帔、彩衣、绣裙、盖头红巾)、爷娘席子(这是女儿不断娘家路的表示)以及供女家燃放的鞭炮、高升(俗称“起火”)等。女方必须赠女婿上下服装、鞋帽、腰带(苍缨带子)、寄富袋(绣囊)等六样,连同陪嫁妆奁一起交付,这是“回好”之礼。
女子出嫁前,嫡亲要请她玩几天以示惜别,称“晾嫁”,所赠礼物称“花仪”或“添妆”。女子出嫁前一天,家中办“待女酒”,父母教以新妇的规矩,虐人要拜谢天地、拜辞祖先。
婚期先一天,男方到女方家接嫁妆。嫁妆分硬铺盖(木器)、软铺盖(新被褥要请有福有寿者缝制)。其中木器需有三圆(马桶、脚盆、汤桶)(既为女子生活必需物,又含“三元及第”之意。马桶又称“子桶”,因为人坐桶上状如骑马),马桶内装红筷子(谐音“快子”)、炒米、草纸(以红纸封成夹子),上面放红枣、花生、桂圆、栗子(谐音“早生贵子”,分朝日供儿童分食)。是日,男方须请多子多孙、有福有寿的人伴房、暖轿、铺房、吃暖房酒。
d.亲迎(迎娶)
结婚当天,男家天没亮就要派花轿往女家迎亲,条件好的有名堂的灯笼前导,并配有吹鼓乐手,新郎还要坐官轿同行,媒人在前;条件差的,河北用船,河南用两人抬的竹架轿(或独轮车)。无论穷富,新娘绝不步行。
花轿未到女方家时,媒人先告知女家接轿,燃放鞭炮。女家大门紧闭,男方须给女方发“开门封”(此钱留给娘家的兄弟分)。然后开门待茶,并检点礼物是否符合要求(其中须有“万年青”,由男女两家分别栽种在庭院中)。茶毕,由男方鸣炮奏乐,首次“催妆”。饭后,再而三“催妆”,这才由父母吩咐女儿上轿。
如系“一天圆”,在要茶后、饭前发嫁妆(河北用船,河南用车或靠人力挑、抬),其中“马桶”由喜娘搬,并要发赏钱。否则需新郎自己动手。
开门落轿传入催妆,由有福者为新娘梳头打扮,父母吩咐女儿上轿。新娘出房要脚父兄旧鞋,以示不沾娘家土财。上轿时要怀揣“三言真经”(代以红纸封好的老皇历)用以辟邪。上轿时,新娘之母要放声大哭,以示对女儿的爱惜。沿路过桥必放鞭炮、起火。有的地方,由新娘的弟兄持灯相送称“送亲”。河北地区新娘商船后,由哥哥用洗锅帚在船的三个角上刷一下,留一角不刷,表示女家分享男家财气;开船时,船在河心回旋打转三次,以示新娘对娘家人依依不舍之情。花轿到男家,燃放鞭炮,鼓乐齐奏。新娘入门时,脚踩柴草(谐音“财”),跨旺火盆(表示日子兴旺)。
My idea:
海安也有少数抢亲的陋习,因为男方家境贫寒或女方滥索财礼,百般刁难不准带人,男方无奈,有时就出此下策。抢亲前,未婚夫预约帮手准备停当,然后到女方家设法引未婚妻出门,由众人拥上,强行将她背回成婚。这种陋俗往往造成双方家长长期不睦,夫妇感情生伤,甚至酿成恶果。
作者:
黑幕
时间:
2008-1-6 22:21
e.花烛
花烛日前下午,男方亲友就陆续来到吃“暖房酒”。新婚的床铺,要请亲戚中福寿双全的人先睡一夜,称为“暖床”。结婚正日,男家布置焕然一新;洞房门口要贴方形红纸,或贴双喜剪纸;房门口要挂“鲤鱼跳龙门”或“龙凤呈祥”等吉祥图案的绣帘;新娘父母的房门口还要挂新娘敬献的“孝顺门帘”。堂上、洞房内同时高烧一对红烛,炉焚香料,喜气洋溢。新房房门上除贴:“梁家夫妇齐眉案,郭氏儿孙笏满堂”或“海燕引雏朝凤阙,江鱼带子跳龙门”之类的喜联外,上方还要挂两只箩筛(箩筛中贴红纸圆心,据说可以驱邪,防止来客中有人生辰属相与新郎、新娘生肖相冲、相克的)。
拜堂是结婚的正式仪式,顺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父母,然后新人对拜,接着就是“送房”的节目。这些仪式多由喜娘引导,并由亲戚中福寿双全的老夫妇主持。
前来祝贺的亲友开怀畅饮喜酒开始,新郎要到席敬酒,并由喜娘代表新娘向客人敬酒,以后便逐渐转入“闹新房”的阶段。筵散后,亲友、贺客按当地“三天不分大小”的习俗,在新房里对新郎、新娘说笑逗趣,尽兴欢乐。闹房的花样百出,有时甚至很不文明,但只要主家多打招呼,一般的就适可而止了。
闹新房后,洞房紧闭,新娘卸妆,一对新人共饮“交杯酒”(古称“含卺”)。所食之鱼是带鳞煮的(谐音“粘”“余”),其寓意是:祝新婚夫妇互敬互爱,如胶似漆,吉庆有余。然后,夫妇结成“百年好合”。
f.分朝
婚期第二日,堂屋内焚香点烛,新娘拜家神、祖先、公婆长辈,叫“分朝”。是日,邀请新娘的父兄长辈作客(不请女客),称“请朝”。同时邀请男方亲友隆重宴会,称为“会亲”。会亲时,以女方来客为贵宾(称为“朝客”),要坐在正席上,辈分高的要尊坐首席。老亲除陪新亲外,均坐侧席。如主家安排不当,往往引起新、老亲之间的争执。
分朝上午,新娘开箱请公婆查看衣物,并向公婆和长辈敬毛巾、手帕等小礼品,受赠者赠“红包”。用红纸包钱,新娘对小辈也要给予“小红包”。小姑子以主人身份设宴款待新娘,同时请几名未婚姑娘相陪,称“待新娘”,也叫“坐花桌”。
g.回门(三朝回门)
新婚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做客,当日须返回。有的路途远较近,则在婚期正日餐后当天回门,也有六朝或九朝回门的。女方长辈给新郎纸封,俗称“叫钱”。李堡一带,结婚满月才回门,去时女轿在前,回时男轿在前。
h.会亲
婚后(亦有在婚前),男方择日邀请男女双方亲族隆重宴会,称“会亲”。女方家长赴宴时,要携带女儿平时穿的几件衣服前来,表示女儿在夫家生根开花结果。会亲时,女方来客坐正席,辈份高的要尊坐首席。
i.冲喜
有的未婚夫长期生病,要带童养媳(小带),或马上结婚(大带),进行所谓“冲喜”。对此,女方家庭很不情愿,女方本不的精神上也很痛苦,这种情况大都发生在男方有权势的富裕之家。
j.月忌
结婚一个月内,新娘子不能到邻居家串门,否则被人称“毛脚鸡”上门,不吉利;甚至要给人家“挂红”赔礼。
k.有关
如果婚后长期不育,便要引起男方家长的不满,小两口更有沉重的心理负担,访医求神无所不至。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往往怪罪新妇,甚至闹出休婚的悲剧。
有的妇女不育到庙上求神,脱女神的绣鞋回来供奉(如生儿子,就以“鞋小”为乳名),有的偷庙上的“太子”神像(生儿子就叫“太小”)。有的供奉“送子观音”像的;有的组织人“送秋”的,风俗各不相同,迷信色彩很浓。
如夫死子幼,赘婿上门,称为“招夫养子”,如改嫁他户,称为“跳门槛”。有后夫者称“两山一水”,有后妻者称“一山两小”,一般群众对此并无非议。
作者:
黑幕
时间:
2008-1-6 22:22
l.特殊婚俗
旧时,农村有数岁就做小亲的,其后如男方家道中落,女方悔约或侈索财礼,男方即行“抢亲”。穷苦人家小女儿无以养活,往往将女儿送给人家做童养媳,待成年时再圆房。男子丧妻后,可以续娶,其习俗与初婚无异,而女子改嫁者则甚少。富裕人家娶妻后无子的,往往另外娶妾。女家无子又无族子可以继承的,有“赘婿”之举,女婿上门,不改己姓,而婚后生子则从女姓。有的未婚男女早逝,好事者择门当户对的为之结“鬼姻缘”,婚嫁如同人生,婚礼将女方牌位以素轿迎娶,两棺同葬一穴。上述均为旧社会的畸形婚俗,今绝迹。
m.婚俗变革
民国后,婚姻礼俗略有更改。城镇一些知识界人士提倡“文明结婚”。男着西装,女着旗袍,佩戴红花,见长辈行鞠躬礼。男女双方这长为主婚人,媒人称介绍人,地方著名人士作证婚人,亲友来宾致祝词,证婚人发结婚证书,礼毕宴请宾客,一般“一天圆”。新中国建立后,废除封建包办婚姻,禁止童养媳。男女青年一般由他人介绍认识,或是双方自由恋爱,如认为感情融洽,择双日或节日订婚,拍订婚照。到法定婚龄后,持单位介绍信到有关部门领取结婚证书,择日结婚。结婚时发喜糖、喜烟,并宴请亲友。迎亲不用花轿多用车。有的男女青年利用婚假外出旅游;有的举行集体婚礼。
(3)寿诞
a.整生日
旧俗以农历定生辰,以虚岁确定整、闲生日,也称大、小生日。成人庆贺生日,大都逢十举行,叫贺整生日(即“大生日”)。民间通常过30岁生日必贺,并有“三十不贺,四十不发”之说。自50岁往上做大寿,另有“贺九不贺十”的习俗。
给60岁以上的老人做寿,庆贺仪式较隆重。贺寿者应主动备礼上门,不待主家发贴邀请。生日前夕,预开宴席,吃暖寿酒。生日正期,亲朋拜寿,平辈长揖,晚辈跪拜。做寿之家大讲排场,神柜上供寿星像,红烛高烧,香烟缭绕,并供雕花“蟠桃”和长寿面。亲友所送贺幛、贺联挂满堂上,鞋、帽服装及鱼、肉、寿馒等礼物摆设整齐,鞭炮、焰火用箩筐装载。中午吃寿面,席中间放碗一只,碗中放连根青葱一枝,客人在食用前先用筷子搛面条一、两根放在葱上,意为替受贺者“添寿”。为高龄有福之人祝寿,来贺者要带回一碗“长寿面”给孩子吃,以沾其福荫;做寿者还在向客宾赠发“长寿碗”。
b.小生日
生辰非十进者为小生日,庆贺较简,一般是于当日全家人吃顿面条外加菜肴。如生日逢“三”(尤以43、53、63岁的生日),有“要过道关”的俗说,当事人往往在此日要到姑娘家去躲寿,天不亮就出门,到天黑才回来。
c.交生日
婚后女子过第一个生日,娘家必备面、馒等物送往婿家,为女儿做寿,名为“交生日”,由此以后,其生日则由夫家操办。
(4)丧葬
a.送终 报丧
旧俗,病人弥留之际应移卧榻于正屋明间。男死称“寿终正寝”,女死称“寿终内寝”。死时撤去蚊帐,为死者整容,将遗体停放于棺盖上,口中放糖,手中持香,胸佩“朝山进香”的黄布口袋。死者寿衣有7件、9件、11件的规格,忌双数,寿衣中须有红、白衣各1套。家人跪于死者前烧“千张纸”,延僧诵“倒头经”,聘阴阳先生“批亮方”(上书生殁时间、报殓时间、死者“落魂”和“四煞”是期)。死者枕头抛至屋顶。丧家在堂屋门口搭丧棚。
按旧时丧礼,死者家属须专程讣告姻亲和乡里,称为“报丧”。父母死者,孝子要脚穿草鞋襟佩麻片,奔至亲门前报丧,对尊长要大跪致意。亲友须持锡箔、纸钱至灵前叩拜,称“讨信”。丧主对前来吊唁者要跪拜还礼,并焚烧纸锞。
b.饯程(送三)
人死后第三日,孝子、孝孙至土地庙焚纸锞叩祷神前,以求阴佑。届时要用一顶纸扎轿,在路边焚化,以便把亡灵送上西天。饯程送行时,孝子戴麻布帽,耳垂棉花球,身穿麻衣,腰束麻绳,手持哭丧棒;其他人多戴白帽,曾孙的白帽上缀红布条,玄孙戴红布帽。是日,丧家门口挂丧报孝牌,前述死者生殁时间,后列死者子孙和亲族名单,注意不漏人名。死者子女、孙子女(包括配偶)及嫡侄等人理发,将少许头发渣焚化于纸钱中。此次理发后,孝子要到终七才理发,其余人依次提前,称“长七头”。
c.入殓
丧家择吉时将死者尸体入殓,下实石灰,上覆衾盖,死者亲属绕行灵柩一周瞻仰遗容,依次跪拜告别遗体。棺木用钉加封前,孝子备红包、毛巾跪请尊长“执钉”,男死请伯、叔父或堂兄,也有由族长授斧;女死则由舅父或表兄授斧。匠人接头说“合子”响钉封棺,孝子以发一绺缠于钉上,名为“挽钉”。响钉时子孙环跪,扶棺痛哭。入殓后,择吉时将棺木起高安顿,在符头上以扁宁体漆金字标明死者姓名、身份,字数须为11或17字,不许偶数。棺木前放“香口碗”、粮头缸、长明灯,棺后挂镜一面,以照亮死者在幽冥的行程。
d.烧七
死者亡故后,每隔七天一祭,俗称“做七”,直至49天终七止。每逢七期之前一日为“暗七”,延僧一人诵七经。烧七之期,若遇初七日、十七日、二十七日称“犯七”,须变更烧七日期。其中六七,嫁出之女要替死者换饭称“翻香碗”。此日所供饭菜,均由女婿筹办。七期中,死者柩前置香油灯,燃灯草,昼夜不灭,至终七止。普通人家必延僧放焰口一两台,并以纸、柴扎成家堂焚化,称“化家堂”。死者死后若干日内,据说灵魂要从外归来,称“回煞”,是夕室门微启,灵前设筵供奠,家人远避。
e.跑祭
民国时,为上层知名人士行丧礼多用跑祭。其祭礼因从江都嘶马传入,又称“嘶祭”或“西祭”,主持祭礼的多为有功名者和地方书香文士,分赞礼、引礼、读祝、祝嘏、司鼓、司典、传托司香、司乐、司帛、民政部爵、司茶、司馔、司文、司燎等司祭人员,仪式颇繁。祭祀时,祭者每人一张小棒盘,盘中燃香,跑法有一人跑“尊”字,二人跑滚绣球、流星赶月,五人跑五瓣梅花,人多跑的花式则更多。新中国建立后,西祭仪式逐渐淡薄。“文化大革命”时一切西祭服饰、帽靴及全部器皿被抄之一空,跑祭从此消失。
f.殡葬
旧时葬礼,多为土葬,葬期不一。富者有的搁棺三年才出殡;贫者则薄棺速葬,在当年“大寒”甚至饯程日就出殡。葬前要为死者立木主(亡人牌儿),写“主”字的一点,须请有福有声望的长者先用朱笔写,俗称“点主”。礼成后,木主从柩前移至神柜西首供奉(三代后送入家祠保管)。出殡前夕,子女宿于柩侧“伴材”,生旺火盆“暖材”,殡葬工吃“暖杠酒”,次晨吃“发杠饭”。安葬时,先请风水先生用罗盘定方向,然后请多福者持剑在土上面画一“幅”字,名为“破土”和“暖坑”。出殡前先行家祭,然后由吹鼓手前导,抬灵柩到墓地,子孙披麻执杖,“拽材”于灵柩前,家属亲友随棺相送,沿途抛纸钱,僧道念经祈褥。富者亲友途中设供,烧纸钱,称“路祭”。掩埋前,死者子女亲属绕穴一周,向灵柩告别。盖土时,送葬者抛铜钱给殡葬工。坟土堆好后,孝子、儿媳等各将哭丧棒插于坟前,孝子用红纸包泥土带回家。送殡者回来时称“回丧”,至门前要跨火盆、吃糕和糖饭,名为“登高”。葬后第三天,死者子孙上坟拜扫,称“复三”。次年春,在墓地植地植柏、梓、桐、椐等树(谐音“百子同居”)。河东启海人,葬后三年拾骸骨于坛内埋葬。
g.服丧
旧时服丧三年,实际上多为27个月或24个月;有的地方死者有几个儿子,就要再减几个月。居丧期间不准办喜庆,不准放鞭炮,不准披红结彩。家人到灵位前供饭菜,在香口碗里焚香,香头早晨朝外,晚上朝里。死者周年及冥寿生日,均以酒食祭祀。
作者:
黑幕
时间:
2008-1-6 22:22
h.特殊丧俗
旧时,小儿夭折,称“讨债鬼”,陈尸于地,以薄材藁葬于野。中年丧偶者如要再婚,便不参与焚发、饯程之礼。东部海边渔民遇难无法找到尸首,有招魂俗。其法于清明时,死者妻儿及亲长到海滩上敬茶供果,以酒祭海,凄楚地喊魂:“儿老子家来!”若抬头看到什么小动物,认为就是死者亡魂,便用小贝壳装着带回葬在祖坟边。
i.丧俗变革
建国后,党和政府宣传殡葬改革,移风易俗,丧事从简。60年代后推行火葬,亲友前往吊唁时,送花圈、挽联或祭幛等,家属亲友臂缠黑纱,胸佩白花,向遗体告别。城乡普遍用遗像代替木主牌位。遗体火化多开追悼会。骨灰盒先供于家中,数年后再行安葬。
(二)信仰习俗
(1)神祗崇拜
海安民间信奉的神祗数量众多,消空祗福名有所求。某些遗风,至今犹存。旧时民众家中敬神分三堂、五堂,三堂为观音、关帝和财神,五堂为佛、观音、关帝、三官、财神。除此,还崇祀姜太公、钟馗、灶神、门神、火神、痘神等。集镇不同行业皆有所奉,如谷神(又称抛酒神、雷祖)、华佗、鲁班、太上老君等。
a. 送子观音
有的地方又称“三奶奶”。不生育的妇女常于家中悬挂送子观音画像,焚香祈祷。也有妇女到庙中偷吃风音娘娘塑像前的供品,或偷回观音娘娘的一只绣鞋以祈子。西乡旧有奶奶山庙一所,每年农历三月三为盛大的奶奶山庙会,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赶来进香求子,其影响波及苏北大部及山东南境。
b.张仙
不育妇女除求送子观音外,又有求张仙者。李堡镇旧有张仙祠,海安镇亦有张仙祠(又称“百子楼”)。张仙为男神,其形象面部有须,左臂抱小孩,右臂持弓。民间传说妇女不育是因天狗星作崇,所以求张仙以箭射落天狗,即可生儿育女。也有在家中敬其神像的。
c.土地神
旧时,土地遍布县内乡镇。土地庙多为砖木结构,比较矮小,内供土地公公、土地娘娘塑像。每年正月初二,乡民要往当地土地庙进香,祈求生活平安。庙门贴春联“敬公公三杯美酒,谢娘娘五谷丰登”。而集镇则于每月初二、十六办“土地会”,各店行自筹香烛及供品往土地庙敬神。1966年后祭祀活动停止。
d.关帝
关帝即关羽。县内旧有关帝庙、武庙多座,主祀关公。相传五月十三日为关老爷生日,是日民间结拜兄弟者要祀神宴会。除五月十三外,集镇于正月十三、十月十三亦有关帝庙会。其中青墩的关帝庙会规模最大,烧香还愿者众多,人声鼎沸。
e.(海)龙王
渔民普遍信仰龙王,故各处均建有龙王庙。海边船户家家亦供有木雕龙王。相传九月十七为龙王生日。这天多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以求平安和丰收。旧时久旱不雨,乡民往往抬龙王像求雨,并于河滩上用贝壳、泥巴堆喜人成龙形。内河渔民做鱼篮会,船民于九月十五至十七日举办的船行会,亦供奉龙王。海龙王同时也是盐民供奉的神祗。
f.耿七公
耿七公为内河渔民所信奉的神祗,是与福建“天后娘娘”性质差不多的水上保护神。相传耿七公是明未清初的渔民领袖。他正直善良、急公好义,能帮助渔民逢凶化吉。困此,各渔民船上都供耿七公的牌位或轴像,四时八节敬香叩拜,十分虔诚。
g.都天菩萨张巡
县境旧有数处都天庙,供奉都天菩萨(即唐代死守睢阳城的各将张巡),求其保佑地方百姓太平。曲塘一带传说,因有坏人在水进中下毒,喝水者多中毒身亡,张巡为阻止人们饮用有毒进水,便跳入井中受毒以代,所以曲塘都天庙中所塑张巡神像,全身呈青色,乃中毒后的模样。当地每年九月十五、十六日有都天庙会,后于1949年停办。
h.眼光菩萨
其塑像多供于主祀如来的庙宇中,为女神萧良公主。海安镇东旧有“眼光庙”,即祀眼光菩萨,生眼疾者多去求拜。眼光菩萨也是算命瞎子供奉的神祗,每年三月三、九月九有“瞎子会”,会期三天,专祀该神。
i. 蜡神
县内乡村有 蜡庙(亦名刘猛将军庙),供奉 蜡神。其塑像为鸟嘴、鸡爪、人身,是专灭蝗虫的神祗。农民多于伏天生产间隙,前往庙中烧香,祈求虫害不作,有好收成。
j.太阳神
李堡镇旧有太阳庵,供奉太阳神。俗传三月十九日为太旭神生日,各户于庭前焚香致敬。是日实为明崇祯皇帝自尽日,人们或以此祀太阳神名义,避清廷耳目。
k.吴老爷
相传吴老爷为清代人,以孝闻名,其塑像七孔流血、身着麻布孝服、头戴小帽,为父母殁亡后痛悼形象。李堡等地老百姓生病后,常去“求仙方”。庙中有签及医生,求签后经查阅可得药四五味。
l.陆二老爷
河东地区乡民信奉陆二老爷,并建有专庙。相传陆二老爷为明末清初人,其一说曾为当地县官作吏,善断冤狱;一说其弟遭祸,他代弟服罪,义气感动了县官,于是被释放回家,在归途中死去。过去,当地人若蒙冤受屈,多去其庙中烧香叩拜,以求清白。
m.禅师菩萨
为曲塘镇都天庙人称玄帝庙所供奉的神祗,其全称为“孤山伏虎大德禅师”。传说禅师周姓,为唐代人,生于曲塘北边的景家庄,曾在靖江的孤山出家,后来伏虎得道。圆寂后被肉身装金供奉于都天庙。其像前原有木虎长尺余,不育者将大虎带回家可保得子,怀孕后再送还庙中。得子起名叫“虎儿”,得子人家需为禅师菩萨全身换新装。每年六月初二日,曲塘各店行办禅师会,逢久旱不雨,当地人即抬出禅师肉身求雨,俗称“出阵”。待雨后,才把菩萨请回,镇民谢神唱戏。30年代后,请禅师菩萨求雨活动中止。
My idea:
海安的百姓最注重的是土地爷,每年初一总要到土地庙去烧香。土地庙被政府强行拆除过许多次,但百姓仍会重修建。
(2)赛会
a.青苗会
旧时,五六月月间夏忙结束后,乡民均请“僮子”又称“香伙”设坛做“青苗会”,祈求丰收太平。做会以自然村庄为单位,一般由中等以上人家筹集资金。其时搭彩棚,竖旗竿(上有三角黄旗),香伙带神像挂轴与土地神供奉在一起,并在神前敲锣打鼓,唱七字段书。香伙祀神有安坛,开坛,发表(行文上天)。破膀(刺血盟神),念忏送神等关目。最后是“沿门”,香火头戴黄元帽,腰系育裙,手持神刀,到庄中各户沿门敲击驱邪,并用红绿黄三色符贴于大门前,以洗锅帚蘸红土和石灰在门两边大书“太平”二字。李堡一带,青苗会期间病家请僮子治病,称烧纸。各庄做青苗会,先后持续约一个月之久。做会时,四乡男女老幼皆来观看,热闹非凡。60年代,青苗会逐渐消失。
b.太平会
此会为遇天灾人祸时在农历六七月间举行,举办时搭“降台”供奉。40年代地方为日军沦陷后停办。
c.鱼灵会
又称鱼篮会,是内河渔民大规模的祭鱼神活动。每年十月初四举行,会期前后达半个月。届时四面八方的渔船到预定地点(如丁所镇河下)集会。然后搭高台,请僮子唱书、跳马夫。鱼灵会多由地方头面人物出面经办,向大家集资。渔民前来赶会烧香,放鞭炮,供猪头三牲敬神还愿。
e.灵官圣会
旧时,丁所镇有关帝庙和灵官殿,每逢农历九月十五日大兴灵官圣会。镇上名户扎各样的玻璃明角灯,行会时队伍长达里许,甚为壮观。周围四乡八镇群众纷纷来此赶会看热闹。
f.城隍庙会
李堡和海安镇各有城隍庙一座。每年清明、七月半、十月朝举行三次庙会。行会时,有关店行先行确定扮“三班长房者”,隔夜点卯。李堡于正日早晨,抬城隍老爷像自北先街出巡,众人前呼后拥,至行宫大圣庙为止。晚上从行宫回衙叫“回夜銮”。许多人借城隍庙会烧香还愿,祈求福祖降福去灾,求财求寿。
(3)巫术迷信
a.占卜
过去,县内算命瞎子较多,有手拿二胡、铜铛子走村串户的,也有坐等人们上门算命的。男女婚配,常请算命瞎子合八字。此外还有看相的,兼看面相、手相;打卦的主要是帮助人们占卜吉凶。如遭盗窃,则请僮子作法,用白纸“看圆光”。还有扶乩、求济公活佛、请灰堆姑娘的。专门开设乩坛的,需稍具文化者,方能开沙。旧社会,种种迷信骗局不一。
b.招魂
每遇惊吓,则施招魂。其法有三,一是在被吓的地方烧纸;二是在被吓的地方先小便,再用泥涂在耳垂上,回家时边走边喊魂;三是用水碗蒙草纸,或滴水珠招魂,或上置钢针水碗内,然后将碗放在床头并拿去敬菩萨,视针锈的程度,施行解法。
c.除夜啼
小孩夜哭,用纸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行人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的咒语,贴于门外路边。旧时,常见此法。
d.站水碗
忽感受头痛,常以为是“撞鬼”了。拿三根筷子立在水碗中,用水从上往下浇,口中连说“撞了某某人(死者),站起来”。说到某人时,筷子正好站在碗中不倒,则给某人烧纸、许愿,以求平安。
e.消病去灾
患麦料肿(俗称“偷针眼”),采皂角树上的刺,放在鸡蛋里煮过后,挑去麦粒肿,并将患者在房门后掩住,口念“偷人家针,偷人家线,眼睛上开个杂货店”等语,以求治愈。
患腮腺炎(俗称“蛤蟆”),用陈墨汁在患处涂画,并念咒语,再在墙上写一“消”字,外面圈上一圈。
患丹毒疹子,用天水敬神后,手指沾水弹在患者身上,也有用老白酒弹的,俗称“泼丹”。
打疟疾(摆子)则让患者从棺材底下爬过去,谓可痊愈。
眼皮跳兆有祸事到,用草叶贴在眼皮上,认为可避祸。
生病者,也有常去寺庙中“求仙方”的。用香灰以水冲饮,谓可治病。消灾祈福还有画符法,祈独养儿子平安生长的,去庙中求符,佩戴小儿身上;或请道士、僮子画符压邪。
f.祭新桥
旧时,建筑新桥要祭桥桩。其法是扎草人拖着,沿途喊“是哪个”,如有人误应“是我”,则此人被认定即将死去,祭了“桥神”。新桥竣工后,要先赶狗过桥,如有人先走过去,则认为大不吉。此俗众口相传,迷信极深,现早已消失。
(4)渔民禁忌
水上渔民生产、生活禁忌颇多。其言语忌说“翻”、“沉”以及其谐音字,连晒衣服或缝被子也不得翻过来。早上醒来,不允许打哈欠,或说“做大梦”之类的口头语,否则被视为不吉利,会造成一天的不顺。人坐在船上,双脚决不可垂落水中。睡觉不能趴着睡。年轻的妇女或做月子身上不洁净的,决不可随变上人家船,更不能跨上船头,怕触犯船神。
作者:
黑幕
时间:
2008-1-6 22:24
(三)岁时习俗
(1)传统节序
a.春季
农历正月至三月,主要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等。正月里节日气氛甚浓厚,拜年访亲友者居多,群众尽情娱乐,喝春酒、打麻将、敲锣鼓、玩花灯……风气较盛。正月中旬有灯期。从正月半到二月初,农家先后植树。三月以清明前后扫墓为主,并兴放风筝。除此,旧俗二月十二传为“百花生日”,人们在自家果树、花卉上缀挂小红布条,称“挂红”,以祈百花齐放、硕果满枝,此俗今已不兴。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旧称元旦(分朝),俗称大年初一。旧俗,凌晨时老人卧床以谛听自然界动物叫声,以卜一年运气。各户争先恐后焚香鸣炮,抢接天地,特别起早烧“头香”者,多为祈求家添男丁或财运亨通。河东人家则俗尚晚起,家家户户每到日上三竿才起身。早晨,家庭主妇入厨,以“陈火”烧锅煎鸡蛋、温果子茶、热白汤猪肉,送给家中老人坐在铺上吃,其他人则在起身后吃红枣茶、元宝茶、汤圆糕点。早餐后,以自然住宅区为单位,各户中青年成群结队挨家逐户拜年,主人以烟、茶、花生、糖果等招待。市镇商店则互送贺年红帖,从门缝投入。中午时,焚香敬神(又称“下升”谢神)。午饭前不扫地、不泼水、不动秤、不动剪刀。初一尚有吃陈年饭俗,河北人家中午吃陈除夕饭、剩菜(称“下生饭”),晚食吃面条(称长寿面);河南、河东人家则在晚上吃陈饭,中午吃糯米饭(或粘傺米饭)。按俗晚餐要提前,上床睡觉不点灯,以为如此可使夏季蚊虫减少。从初二日起,各家陆续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初二日,礼仪不能免者,为佃户上地主、老板家拜年,女婿带妻儿给岳父母拜年,河东地区子侄给伯(叔)父母拜年。亲友之间彼此互请春酒,称“请春卮”,一般到正月十五止。河东地区农村称请春酒为“拉龙灯”,时间一直延续到二月半。初二日,农民到土地庙(祠)给土地公公、土地娘娘敬香,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田无虫灾。商店于是日敬玄坛菩萨(即财神老爷赵公明),办酒招待职工。
正月初五为“财神日”,又称“五路日”,商店开市。店主对“敬财神”极重视,从初四晚起,各店号大门即张贴财神像。店主沐浴更衣,有的彻夜不眠,并备三牲祭礼(猪头、雄鸡、花鱼,俗称“六只眼”),半夜即起身焚香“接财神”鞭炮声不绝。
新年第一笔生意如妇女来买,称为“满(母)生意”,价格优惠。民间贫苦艺人亦于是日着戏服,扮财神敲着锣,各至店号门前演招财进宝讨赏,谓“跳财神”。晚上,店主请职工吃“财神酒”。
海安俗以初一至初五为“五天年”,人们一律着新衣 新帽 新鞋。因“棉”与“霉”谐音,故有的地区忌穿棉鞋,河北人家各户屋檐前高挂红灯笼,从初一晚至正月十八落灯止,名为“天灯”。
建国后,春节被定为法定假日放假三天。节日期间,各单位组织的文娱活动竞相演出。一些党政企事业单位在春节期间组织登门向烈军属、退伍复员军人及离退休老同志慰问、拜年。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这期间为灯节期,正月十五为其高潮。农家于此期间,以竹竿挂纸糊的红灯笼(上盖雨笠),于每晚点燃,祈求丰年。因患眼疾求神许愿的,则从初一点到三十日。元宵节除张灯、看灯外,早上要吃糯米粉汤圆,晚上吃油炒圆子、花生、蚕豆、白果等食物。灯期内普遍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
元宵晚,农家取扎成一丈多长的草点燃,拿到自家田埂上挥舞,称“炸麻串。通常麻串扎成十二节,若是闰年,须多扎一节,每节放两只小鞭炮。农家边挥边唱“烧荒谣”如:“正月半,炸麻串,拾个穗头称斤半,爹爹称给奶奶看”;“正月半,炸麻串,别人家的菜铜钱大,我家的菜笸篮大;别人家的菜生了癞,我家的菜上街卖”等。炸麻串有的地方也叫“炸麻虫”、“放烧火”。民间有以麻串火焰预卜年成好坏,深红兆天旱,惨白兆大水。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各家要将已嫁的女儿于是日带回娘家休息,时间长短不一。河北有民谣曰:“二月二,家家撑船带女二。”河东有民谣曰:“挑篙儿,做饼儿,带女儿,不带女儿穷狗儿。”有是日,河东、河南地区说媒活跃,谚曰:“二月初二龙抬头,王宝钗绣楼抛彩球。”
清明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日家家户户多设供祭祖,称“敬先”。清明日,妇女儿童有戴菜花、杨柳俗,早上食荠面杨柳叶摊饼,民间传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癞狗”的俗谚。清明前后各十天,各家先后分别扫墓、挂帛、插小旗、焚纸箔,为旧坟垫土、加顶。死者葬后三年中,子女扫墓要办酒祭祀,前后三年分别称新坟、中坟、满坟。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不生烟火,只吃冷食。民国以后不为重视,有改为清明日下午吃冷饭的。新中国建立后,各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多于清明节前后祭扫烈士墓,敬鲜花圈,缅怀先烈。
b.夏季
农历四月至六月,主要节日有立夏、端午节和六月六。夏至以后,水稻全秧、杂粮全苗。农民怕旱涝,常在此期间举行一年一度是青苗会。如遇久旱不雨,此间尚有做龙王会求雨之举。夏季除上述三节外,还有五月十三的关老爷生日,结拜兄弟要在这一天祀神、宴会,以敬关帝。六月九日为观音生日,多吃素斋俗。
立夏 农历四月六日前后为立夏节,家家煮鸡蛋,戒坐门槛,午饭必备韭菜炒鸡蛋。曲塘一带则不睡午觉,以防疰夏。男女老幼要于立夏日称体重,妇女则头上戴皂角树叶或瞌睡草,说是以免夏季瞌睡。立夏前后麦子刚刚熟,有用嫩麦磨制糍粑(俗称“冷嫩”)尝新之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天贶节。是日家家户户裹吃棕子。旧俗门前挂端午符,室内挂钟馗判官像,神柜上陈设鲜艾、菖蒲,燃盘香。街市上有跳判官的,剧场多演《白蛇传》等戏曲。妇女用彩色丝绒和绸缎,做成多种精致的香袋,佩在儿童身上,称“端午锦儿”。孩童着新衣、颈系“百索”、脚穿“虎鞋”。中午闭门吃午餐,称“赏午”,菜肴须有“五红”,即干咸菜红烧肉、红苋菜、红烧黄鱼、红萝卜、红炒虾等,还要饮雄黄酒。饭后,用艾叶蘸雄黄酒撒遍酒堂室旯旮,或用艾叶、菖蒲烟熏,并在孩童额上以雄黄酒书“王”字,以辟邪驱五毒。集镇浴室当天将菖蒲、艾叶切碎放在池水里(俗称百草汤)以供沐浴,防止生疮疖。毛脚女婿多于是日向女方送粽子、鸭蛋、黄鱼、猪肉等礼节,如婚期已近的还需送衣料。次日,已婚子女偕丈夫回娘家,称“吃馊粽子”。海安镇旧有端午游凤山俗,曾胜极一时,今已不兴。
六月六 旧俗家家于是日晒衣曝伏,吃以新麦炒的焦屑。民谚有“六月六,吃块焦屑养块肉”之说。妇女是日洗头,男人和小孩下河洗澡,谚云:“六月六,洗白肉。”娘家要给新婚儿女做夏衣,称“送夏”。一些地方有六月六带儿女歇大伏之俗。此俗今已淡薄。
c.秋季
农历七月至九月,主要节日有立秋、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除此旧时尚有七月三十日的地藏王生日,乡人每于此日晚,点“地灯”敬神,或延僧放露天焰口,以超度孤魂野鬼,名为做“孟兰会”,俗称“放利孤”。
作者:
黑幕
时间:
2008-1-6 22:24
立秋 是日吃西瓜,意为瓜能祛暑,又有是日吃西瓜可“烂猪毛”之说。李堡地区多数人家于此日以南瓜煮馓子食。
七夕 七月七日夜俗称七夕又称“乞巧节”,相传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农家姑娘常结伴望巧云,传说谁能望到纤云弄巧,谁就能精通女红。亦有藏在茄子田、瓜棚下“乞巧”的。此俗今已不兴。
中元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七月半。是日各家裹扁食(水饺)、煮新米饭,提前吃午饭、烧纸祭祖,称烧周年。民谣有“早烧清明晚烧冬,七月亡人等不到中”之说。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又称“团圆节”,河东人称“人节”。节前亲友间互送礼品,月饼为必备之物。是日各家吃月饼、米饼及藕饼。南乡农家多做锅盖大小的“月光饼”,下河人家则多宰鸭为肴。晚上设宴,合家欢乐,把酒赏月。晚饭后,各家在门前或庭院设席,以供月饼、果品、荷藕、菱、石榴、柿子等供品,对月烧香,祀“太阴星君”神像,泡香茶于神前,俗称“敬月光”。河东地区则供月光娘娘像。若偶逢月蚀,则到处鞭炮锣鼓声不绝,以驱除天狗食月,直至月亮复明始罢。集镇名店铺举行“月光会”,于晚间放焰火,热闹非凡。说书唱戏要演唱“嫦娥奔月”、“唐明皇游月宫”等应时节目。订过婚的男青年要给丈人家送月饼、荷藕、鱼肉、衣料等节礼,名为做节。农民有看中秋月色预测来年丰歉的习俗,谚语有“亮月子在云里拱,来年虾儿鱼要绝种”之说。今除“敬月光”、“月光会”等俗已不存外,余依旧。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是日集镇熟食店蒸粘糕出售,名为“重阳糕”,并附赠五色纸制三角旗,上印有吉祥图案,称“重阳旗”。晚间,商店作坊均宴请师傅吃“重阳酒”。俗语称“吃了重阳糕,说把晚茶抛;吃了重阳酒,要把夜作揪”。曲塘镇是日有吃番瓜俗,以为吃番瓜就不被疯狗咬。今是日以被国家定为“敬老节”。
d.冬季
农历十月到十二月,主要节日有十月朝、腊八节、送灶、除夕。进入十月后,乡民开始搞闲副业,如编畚箕、条帚、蒲鞋,赶制水车零件等,准备来年春天赶集出售。从十一月至冬至日进入数九寒冬。农历十二月称腊月,从腊月二十到除夕,以夜数计日。这期间,各家要掸尘大扫除,打笼蒸糕团、馒头、米饼等,一些人家还腌制咸鱼、咸肉。家家要赶晴天洗衣服、被褥,民谣称“有钱没钱,洗洗过年”。理发室和浴室因“剪元宝头,洗元宝澡“而分外繁忙。二十六、二十七夜,部分人家敬神辞年,商店吃辞年酒。从二十夜到二十九夜,集镇上有专职打更守夜的人,手提灯笼敲着竹梆,提醒人们防火防窃。建国后,地方政府部门对冬防更为重视,组织民兵及工作有员值班夜巡,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称“十月朝”,前后数日内扫墓满坟,祭祀与清明节相似。是日有煮糯米饭送苍蝇俗,河东则以煮赤豆饭送苍蝇。李堡旧俗于是日举行城隍会。又河东地区在十月朝洗牛,耕牛开始冬休。赢弱老牛,往往受到淘汰。
冬至节 冬至日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前一日为小冬,家家祭祖烧纸。冬至日又称大冬,各地早上均有吃汤团的食俗。晚上团聚设宴,商店作坊均有“冬酒”,俗称“大冬大似年”。河东亦间有拜冬礼节。从冬至起为交冬数九。冬至之日,昼最短夜最长,故有谚云:“冬至不坐夜,夏至不踏车。”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传达室说为释迦尼佛成道日。民间仿寺庙俗,以糯米、黄豆、花生、慈姑、青菜、红豆等,杂配煮成“腊八粥”饭食;讲究的富户放红枣、板栗、白果、香蕈、蘑菇、木耳等,称“八宝粥”。佛教信徒在晚上吃面条祝“无量寿佛”。其他人家还有的开酒宴。今吃腊八粥俗依旧。
送灶 腊月二十四日家家送灶,祷祝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所供祀品一般为四盘:饴糖(粘封灶君之口)、茶叶和米(象征生活平安)、豆腐(“富”的谐音)、红豆和碎稻草(灶君神马的饲料),河东人家还供酒糟。建国后此俗渐废。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除夕,俗称“三十夜”。除夕前一天为小年夜,多数有家中午祭祖;有一部分有家则是除夕日中午祭祖。是日煮陈饭装“陈饭盒”。除夕前家家户户忙碌,蒸糕点,做年菜,炒花生、蚕豆、炒米,买茶食,打年货等均须在此阶段准备室外毕。除夕旧俗各家檐头要插红纸、黄笺装饰和芝麻秸,门户上要贴红喜笺、春联及门神;堂屋内贴年画、顺遂条,并以“福”字倒贴,取“福到”的谐音。居丧之家春联第一年贴黄纸,第二年贴绿纸,第三年满孝后贴红纸。家家屋内外打扫整理一新,并于门外、场头以蒲包装石灰打“元宝囤子”,或称为“麒麟脚印”。除夕当晚敬祖先、接灶神,家人设宴团坐吃“守岁酒”。年夜饭,一般要多煮,剩余的留作新年吃“陈饭”;锅巴要留整块的,称“饭根”,并用一盘装盛,上插拍树枝、芝麻秆,缀上白果、花生、铜钱,贴黄纸笺、财神像,名为“陈饭盆”,置于神柜上。散席后,清理厨房,清灶面、锅膛,满水缸、箸桶。临睡前,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守)岁钱;各人枕边放糖果、枣、长生果(连壳花生),供岁朝枕边开食;又分放新衣、新帽、新鞋袜、供岁朝穿着。河东有些人家则彻夜不眠,坐民待量,叫“守岁”,而且压岁钱在到初一早餐后才分发。除夕之夜,鞭炮声通宵不绝。新中国建立后,除夕的迷信活动其本废除。80年代后,电视机在城乡广为普及,除合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成新风。
(2)新兴节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新兴节庆按公历排序,主要有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生日、“八一”中国解放军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每逢这些节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要举行各种纪念和庆祝活动。
My idea:
海安的岁时习俗与全国的大体相同,并没有自己的特色。
(四)生计习俗
(1)农业习俗
a.土地买卖与租田
旧俗,买卖田契时,由买主置酒,尊卖者使之在首座吃酒,田契上要由卖户、中证人画押。卖田者要有“上售”及缴粮赋的凭证,以证明产权确系卖户所有。当年家长出卖土地须有成年儿子的签字,以免继承后的纠缠;卖契上要注明“产权归买方名下子孙永远所有”,以避免卖方提出赎田的要求。买田者买契时要有田块四邻参加吃酒,以表示界址的确认。原田主的佃户亦要参加,以明确新、老田主产权更迭的时间,处理好押金、田租等转移手续。土地出售后,如卖主家境没落,往往要向买户“打抽丰”,额外讨索一笔款项。
佃农向地主立约租地三年期满,地主要解约回田,须按俗规在前一年六月初二前提出,过了六月初二,佃户和中保人有权要求原约延期一年。土地改革后,上述习俗消灭。
b.雇工
河东启海人多植棉,因条田多,一遇季节性农忙,往往自力不顾,遂有一种特殊的临时雇工办法,其标志是以锄柄后扎毛巾置田头,李堡街上人见其标志,就有人自动应征到启海人家去帮工薅棉花草或棉花,以谋暂时的生计。
c.车水
旧时,灌田以水车戽水,农家多是雇人或换工踏水车。海安农村常见的龙骨水车,有二人踏、四人踏、六人踏的,分别叫“二人轴”、“四人轴”、“六人轴”。讲究的,车架上支有简易的车蓬,以遮炎日。水车上配有一线车儿(也叫水秤),随着车轴转动,线车上的线便一头放、一头收,线放完为一秤,下面的人上车轮换,叫“歇人不歇车”。踏水车者多为壮汉,赤膊上阵,下身至多着一短裤,胫上裹绑腿,以防抽筋。因开田水量大,耗力气,塌车人一天至少要吃五顿。接晌、晚茶一般吃冷圆子、新芦箬粽子。为解疲乏,多打水号子长劲提神。这种号子一般以七字为一句,唱时多为先四后三式,一人领唱,众人答和。
除人力塌车外,县境使用的水车另有畜力车和风力车两种。畜力车俗称牛车也叫车篷。这种水车由车蓬、车网、车轴、槽桶和机虾连成的水斗链带等部件组成。车水外,将牛戴上“满眼罩”,使其精力集中拖着车网旋转,管车的人在后扬鞭吆喝,赶走不停。如牛力缺乏,则雇磨房的骡马以两匹为一组,打水时一匹拖车、一匹歇,定时轮换。用户供以草料,车一天水由用户给酬劳五至六斗麦子,当晚兑现。如用水紧急而畜力又缺,则在车网上插十根左右撬棒,以人力齐心推动,称“推水”。
风力车,一般由天轴、地轴、相橙、布篷及槽桶、虾连成的水斗链带等部件组成。因风力不随人意,戽水时需有人看管,随风力大小及时增减布篷。
60年代后,随着机电灌溉的发展,水车被淘汰,车水习俗随之消亡。
d.开秧苗门
农村下小秧时,用稻种浸湿置盘中,供在家中神像前,并烧香。第一天起秧,称“开秧苗门”,先要在秧田附近放置木盘,内盛米团、大葱、猪肉做祭品,焚香放鞭炮,以此祀神。栽秧结束,名为关秧门。今此俗不存。
(2)渔业习俗
a.造船
渔民造船,甚于陆上居民造房,礼仪十分隆重。老坝港一带开工造海上渔船,多择双日,船老大和船主双双拜神。镶龙骨、上梁、闭龙口均摆酒宴。船体完成后排斧嵌缝,工匠由一人带头,数十人排列两旁,一边跳跃着敲钉,一边有节奏地打号子。新船造成,由领头师傅手持板斧敲击,随口喊出船名,一斧定音,如“死棺材”、“飘头儿”、“咸菜瓢儿”等。新船一经定名,永不更改。新船下水前,船上要贴“鱼虾满仓”、“一帆风顺”之类的吉利红条,全家跪拜,气氛肃穆。渔业合作化后,渔业社队统一以数字序号命船名,旧习逐渐消失。下河地区造船,多择吉日“闭龙口”,由匠人将一枚“子孙钱”嵌入船头向后的中缝内,并说“合子”讨口彩,挂红布讨赏红纸封。
b.清船
春汛出海前,渔民一家一户出钱,选黄道吉日做龙王会,会期二三天,请僮子(神汉)用神力敲击船的各个部分,名为清舱驱邪气。船头供水果茶食,船老大敬香磕头。散会时, 僮子将红绿黄三色符贴各船户家中,在大门两边各书“太平”二字。
c.出渔
海边渔民从正月起就开始作出海补鱼的准备。清明节左右开船,每年只取三汛,渔网网眼较大,绝不滥捕。船上作业,不准敞头,即使衣服脱光,也要戴帽子;上船要穿鞋,不准光脚。坐船头的人禁双手抱膝或双手别于身后。渔民作业多同心协力,从起锚、扯篷、系网、起网、吊货,动手必集体打号子,并各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3) 商贸习俗
a.学徒
过去拜师学徒要写投师纸,条件甚苛刻,另要办投师酒,缴押金,找中保人;满师后还要办谢师酒。一些大店还定有自己特殊的规矩,如曲塘“王大友”杂货店的职员在学徒期间,规定要剃光头,免得平时理发费时;衣服不做口袋,以防偷窃。因该店系百年老店,为镇江东乡人所开,故柜台前职工一般不用当地人,而用镇江人,但这些人三年不准回家。
b.辞退
店家辞退职员,多在春节前后。曲塘粮行业往往在腊月辞年日定职工去留,吃辞年酒时,凡坐首席,被老板敬酒的,表示即遭辞退。海安镇多在正月初五吃过“财神酒”后,由老板与职工定合同,合则留,不合则去。故谚曰:“吃了财神酒,愁帽戴上头。”李堡镇和曲塘前街做商业的,一般到正月半吃过元宵后,才由老板决定职工的辞留与否。
c.行俗
民国时期,海安镇、曲塘镇是著名的粮食集散地,粮行业很为发达。时曲塘通扬河北的粮行(叫下行),专卖粮、饼,不卖油;河南的粮行称上行,以饼为主。陆陈行多为代客买卖,收取客户佣金,内部议价均用暗语(称“吐舌子”),当面“掺水”,以便垄断。推销陆陈均靠上门逗货。粮行市场价格听“姜信”(姜堰的市场牌价),结合本地市场情况而定。与大客户做交易,一般请客到茶馆吃早茶,晚上到浴室洗澡,称“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经营水产、蔬菜的为八鲜行,有水八鲜和土八鲜之分。零售“八鲜”人靠熟客托贷,对大户须给经手人回扣。李堡的八鲜行。在海贷上市时,门口挂鱼泡灯表示鱼上市。通扬河北过去荒草地多,集镇中有草行。经营此业者无需本钱,仅扛一杆大秤等候卖草者过秤收取费用。百贷行业售货讲究配套成龙,商家是“宁喊千声有,不说一声无”。如缺某货,忌讳说“脱销”而说“满了”。每进腊月,各店生意繁忙,每晚要加班连夜盘货。曲塘镇腊月二十六、七辞年后,一般大的布店和粮行说不做生意,而给小店留条生路。
作者:
黑幕
时间:
2008-1-6 22:25
(4)运输习俗
a.挑鲜
海安东部临海,自古海产丰富。每逢鱼汛,挑鲜鱼的往往成群结队,不绝于途,将鱼贩往四周乡镇和县城。这些人一路上不分白天黑夜,号子连天。为防止鱼缺氧,挑鲜者既要把水挑漾起来,又要水不外溢。挑鲜者行速极快,人们常将跑得快的人比作“挑鲜的”。旧时李堡有“挑鲜挑鲜,一夜赚九千”的说法。
b.箩脚行
海安、曲塘两镇旧有专门卸装粮食的行业,称箩脚行,其搬运业务范围叫“方”,各班有各班的方,相互之间不得插手。40年代前期,仅海安镇挑箩工人就有两千余人,号称“三千草鞋军”。箩工所挑的箩全为老板所有,箩工出苦力,工钱每天当日结算。部分箩行头还兼做“脚家”,为“方”内住户承包抬轿、收殓、出殡、安葬等红白喜事,苦力全由工人做。遇有别处新嫁娘花轿从本“方”抬过,还要强收“过方”钱。
d.长途鸡禽贩运
80年代后,海安农户鸡禽养殖已成规模经营态势。农民将这些鸡禽长途贩运至上海、杭州、南京、马鞍山等大中城市。全县常年长途贩鸡者达数千人之多。贩运者用自行车两边挂笼,日夜兼程,有时连续踏车达三四十小时,辛苦挣钱。后逐步以大卡车、摩托车为运输工具,个体或联合作长途贩运。
(五)生活习俗
(1)穿着
a.服装
民国时期,富有者男性着长衫,出门外加马褂,单、夹、棉、皮依季节转换。一般劳动者多穿对襟布纽短衫,撮腰长裤,出客才穿长衫,质地多为家织土布、夏布。中青年男子冬季一般不穿棉裤,仅在夹裤或单裤外加套裤(没有腰裆,只有被管护住两腿裤)。妇女一般为右衽大襟短衫,下着裙,裙系于衫内,或穿旗袍。除此,男女皆着一种育裙,为青布制作,前有大口袋,有系绳系于腰间,穿时可将下身前后裹住。这种育裙多 冬天穿,既利防寒保暖,又方便于劳作。讲究的还在育裙上用白线绣花。女子出门一定要穿黑色育裙,长拖至脚。男裙较短。新中国建立后,人们所穿服装随年代而变易,先后时尚穿中山装、黄军装、牛仔裤、茄克衫、西装等,与他地无异;而长衫、马褂、套裤等服饰,则几乎绝迹。
b.鞋帽
民国时期,男人春秋多戴皮瓜帽,夏戴草帽,雨天戴斗笠。老人冬天戴披风棉帽,小儿亦然。士绅戴礼帽。妇女春秋季扎黑色“抹额”(又称袢子),天暖时扎蓝顶头巾,天冷时扎黑色包头(丝织品)。传统鞋式为百页底方口和圆口布鞋,一般为家庭妇女手工纳制,女鞋多绣花。农民平时穿圆口草鞋,冬穿茅窝靴子。河北地区土黏,雨雪天穿高底木屐和钉鞋(布制)。钉鞋以桐油多次涂晒,鞋底有特制短钉均匀分布,能防滑。河南地区为沙土, 雨天穿蒲鞋即可。另一种草田斫草时穿的木鞋,主要防草根戳脚。女子未成年时即以布缠足,穿绣花小鞋。
新中国建立后,群众除保留一部分传统的鞋帽样式外,一般男戴解放帽、鸭舌帽、绒绒帽,妇女一般扎方巾和丝巾。男女夏天戴太阳帽者较多。鞋子一般穿胶鞋、球鞋、旅游鞋、皮鞋,夏天穿塑料凉鞋或皮凉鞋,雨雪天穿雨靴,中青年女子着高跟鞋较普遍。妇女缠足陋习亦早已废除。
c.发型
民国时期,妇女未出嫁的“额前梳刘海,后拖长辫“;出嫁后一律开脸梳髻戴发网。知识女性多剪遮耳其肩短发,俗称“二道毛”。男子剃和尚头、分头和平顶头。儿童惯宝儿一般留胎发,前面剪桃儿头,脑后留尾巴,或剃“马盖头”(中间全剃,旁留发)。下河渔民为使小儿长寿,多让其留胎毛,一般数岁剃去,有的到成年时才剃去。建国后,发型变化较大,妇女除老年外已无人梳髻。女子出嫁前的发型无特定要求。男性除老人以外,很少有人剪和尚头。除此,男女发型与他地无异。近年来烫发的亦较多。
d.饰物
旧时,儿童项间戴银项圈、银佩锁,腕间戴手镯。男童一只耳朵戴坠,女童幼稚年两耳即要穿孔,戴耳环、耳坠。少数男童还穿鼻孔戴驹儿, 意为防其夭亡,部分女童亦如此,到结婚出嫁时才除去鼻驹。个别人家有惯宝儿怕养了收不住的,用棺材底钉钉制铁项圈(又称“底钉项圈|)以藤包缠,让小儿佩戴。成年妇女戴金、银戒指,发饰有金银簪、钗和珠花等。旧时戴戒指为辟邪,并说有固体等特殊功能。“文化大革命”期间,戴饰物者几乎绝迹。80年代后,女子重新流行佩戴项链、戒指、手镯、耳坠(环)或嵌宝石和金饰;成年男子中亦有部分人戴金戒指,乃至金项链。
(2)饮食
a.主食
河北地区以稻为主食,兼食部分面食。一日三餐,早晚稀、中午干。河东、河南旧以杂粮为主食。河东餐制亦为每日两稀一干。河南乡下经济困难,多一日两餐。干饭一般有米饭、玉米饭、小米饭、大麦饭等;稀饭有玉米糁儿粥、大麦粥、元麦粥,或在粥里入山竽、胡萝卜、青菜。面食以自赶的面条、水饺为主。农忙时多食面疙瘩,或泡焦屑充饥。代食品则有南瓜、山芋、芋头、胡萝卜等。70年代旱改水后,河东地区主食改为米食,河南餐制改为两稀一干。80年代后,群众生活改善,全县日餐两干一稀者多。
b.茶食点心
河北地区点心主要是以糯米制作的团、糕、粽子等。河东、河南地区主要有烧饼、米饼、馒头、包子、油条、油饼等。另有薄脆、水糕、绿豆糕、薄荷糕(又称清凉糕)、梆梆糕(糯米做,卖时边跑边敲竹梆,故名)、黄猫糕(一种长条形馒头)、花糕(上戳红点,盖福、禄、寿字样)、八珍糕、凉糕、凉饼、凉团(糯米包赤豆沙)、凉干饼、油炸吓糍、花卷诸类。茶食有麻切、京枣、雪枣、馓子、云片、冲枣、寸金糖、交切糖、灌香糖、牛皮糖、冬瓜糖等。风味小吃有浆糟(米酒)、豆腐脑、豆浆、五香盐花生米、五香蚕豆、凉粉、桂花圆子、油炸臭豆腐干、糯米熟藕、茴香螺蛳、鱼汤面等。旧时,蜜饯香橼、蜜饯金桔、蜜饯生姜为李堡地方特产,曲塘的麻糕也颇有名。
c.菜肴
城乡居民日常以蔬菜为主,荤菜次之。农家蔬菜四时不脱,主要有大青菜、短短青、黄芽菜、韭黄等。其中以韭、蒜长期为长,占半年以上,多用作荤食的配菜。豆制品有豆腐、茶干、百页、素鸡、粉丝等。东部海鲜较多,以海参、文蛤、黄鱼等为贵。往昔河北及东部草田多野兔、野鸡、獐,猎取后做成野味较出名。农家有腌菜俗,大白菜、苜蓿(“黄花菜”)、豌菜头、麻菜、萝卜等均可腌作咸菜。
海安做菜口味近于淮扬菜系,较为著名的特色菜肴有:县城馆子里的炸脆鱼、蟹烧狮子头,李堡中华园的肴肉,丁所的干切羊肉(滋润爽口、不油不腻、没有膻气),东乡的韭黄炒文蛤、生呛白虾。
d.鱼俗
海安人食鱼,以鲫鱼、鳊鱼、白鱼、鲤鱼、鲢鱼等为主。龟、鳖上正式酒席,是近年来的事象。筵席中上鱼一般在要吃饭前,称“鱼到酒止”。以前是只上一盘鱼,且鱼头朝里,一般不吃,仅讨“吉庆有余(鱼)”的口彩。现时婚庆往往上两盘鱼,鱼头朝外放的一盘可食用,不食的一盘多改为端出让客人“看余”。
渔民吃鱼忌将鱼翻身,而须自上而下或将尾巴掀起来吃。河南地区人家过去很少吃到鱼,宴会中往往以山萸(音鱼)代替河鱼,此俗今已消失。
作者:
黑幕
时间:
2008-1-6 22:26
e.酒俗
过去,县内多吃白酒,以高粱所做的烧酒为主,并有泡制酒和花酒两种。原泡子老烧酒浓烈芳香,一点即着,倍受嗜酒者亲睐,以至有“为人不吃原泡烧,枉来人世走一遭”之说。花酒则是掺水的酒河东启海多饮自家酿的老黄酒。妇女以饮糯米陈酒、冰雪酒为主。现时喝啤酒者渐多。五六十年代前,河东人喝酒用大碗传着喝,闹酒时以转匙勺定方向,匙勺柄指向谁,谁就得喝酒。猜拳的不多。曲塘一带,斟酒者一般坐下席,斟旧时需要换手,即用右手为左边的人斟酒,有左手为右边的人斟酒。斟酒一般以八成为宜,敬酒忌满杯。不能饮酒者,覆酒盅于桌上,可免劝酒者纠缠。
f.茶俗
海安地近黄海,旧时河水苦咸,故从海安镇向东,吃天水茶者普遍,并以李堡一带最为讲究。天水以时水、梅水为上。每逢黄梅季节,家家户户用缸坛经檐下的落水管等接天水,然后常以小口瓷瓮盛放。为防变质,多用滚热的灶心土置于天水中,瓮口以泥封闭存放。昔时李堡街上的茶馆,每日早晨的茶市都是用地道的隔年天水泡茶。这种茶轻浮飘逸、甘爽醇和,喝一口神清气爽。至今,海安人喝天水茶者,仍有沿习。
除天水茶外,河南、河北地区群众以及东部的启海人,夏天还以藿香、佩兰、薄荷、青竹叶、竹心、芦芽根冲茶,或以凉开水、或以井水加醋饮服。这些茶水确有去暑、去毒之功效。斟茶习俗以斟七成满为宜,有“茶七酒八”之说。
g.筵席
婚丧喜庆筵席,集镇一般用“六碗八碟”,农村则多用“八大碗”另加拼盘。河东地区筵席以一主菜为领头菜,并以此作筵席名,如常用竹蛏领头,筵席也就叫“蛏席”。此外有鱼肚席、鱼皮席、鱼翅席、参席等。海安、曲塘一带筵席称呼则是皮六碗、海六碗、河六碗。筵席上菜顺序是先冷菜,次炒菜,最后上汤。海安镇俗主人要在上菜头菜时给客人敬酒,上头菜多为厨师,坐首席者需给其“坐席封儿”。喜席与丧席有别,喜席上菜盘时要保持双数。丧席以素为主,烧豆腐干和豆腐汤为必备之菜,有的地方需上白粉(即蚕豆凉粉,上撒蒜花、芝麻),称“吃斋饭”。现时丧席也吃荤,只是档次较喜席稍低。
筵席有圆桌和方桌两种,圆桌无坐席大小之分,而方桌则较讲究,通常依所对着的门户定上下首。河东地区方桌左为上,右为下;里为上,外为下。如果客人一桌不满,叫“开席”,往往南边不坐人,对着逢口的为次,一般是主人就席。
(3)居住
a.民居格局
海安民居,大户住宅以厅、堂、照三进居多,中等人家为四合厢,一般的三间一厨有天井。厨房在正屋东首,畜圈在正屋西南或东北角。南乡往往厨房和猪圈相连,茅厕在正屋后,或西猪圈、东茅厕。河东部分地区茅厕有坐式架子,或用整板围起马桶式,男女可同时使用,但禁忌嬉笑。近年农村发展畜禽规模饲养,往往前住宅、后副业工场;或在农田中另起临时草房作为饲养场。
民居一般是正屋明间作客厅吃饭,两边当卧室,当家的住东房。除东部启海人家外,正屋忌破后墙留后门。屋檐多有滴水檐,形如猫儿头,可接天落水。屋脊有平脊、尖脊两种,一般均如牛角两头翘起,取“金牛水”之意。有些住宅在大门顶上挂符和嵌照妖镜,用以辟邪。
穷户为泥屋脊,上盖茅草,开门在屋侧的叫“顶头虎儿”。近年来,全县城乡砌楼房的居多。
b.造屋
县内民居朝向忌正南(民间只有庙堂、祠堂为正子午线朝向正南),一般稍偏子午线西南或东南10度左右。选宅基、定方位、择吉日,均要请风水先生决定。建屋尽量避免门朝别的屋山墙或巷子,无法避免时,墙边砌一石块,上刻“泰山石敢当”五字,以挡“凶”神。墙头尚高,忌前面人家房子高过自家房子。
正屋上梁,要挂红结彩、鸣放鞭炮,并在正梁两头挂两张蠛筛(中贴红纸圆心),插上红旗。屋梁上贴“福”字,中柱贴“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短柱贴“天高无忌,地厚无忌,日月无忌,阴阳无忌”等,大门门楣贴“姜太公在此”,均以红纸书写。木匠上梁时说“合子”(吉利话),主人要赏红纸包。亲友送红绿布、鞭炮、鱼肉、糕馒等贺礼。特别有送火叉、鱼戽子的,寓驱邪和富贵的意思。做屋脊时,匠人将茶叶、米、万年青、太平钱(北京小平钱,现亦有改用镍币)放屋脊正中,称“闭龙口”。闭龙口时,有病的、怀孕的、属相相冲的人均需回避。
c.乔迁进宅
搬家进宅择吉日,放鞭炮冲邪,二梁上挂幔,亲友送红绸、匾等贺礼,忌送钟(“钟”于“终”谐音)。
d.摆设
正屋明间北墙下放神柜(农村为米柜),上供菩萨像、香炉烛台等。书香门第多在墙正中挂祖传中堂和字画,下陈放木质香椅,上置帽筒、花瓶、小屏风、祖宗牌、神像诸物器。客厅多与饭厅合一,放八仙桌,东西两边靠墙放茶几、椅子。
二 传统艺术
(一)海安花鼓
江边海滩,风光无限,无限的风光里更有一番风光,那就是南通海安的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传,可以追朔到明代的嘉靖年间。《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氓、继以纨裤子弟”的记载;成书于清同治甲子三年的《海陵竹枝词》有词曰:“村部平安时作会,觋巫歌舞历年年,敲镇伐鼓都卢语,聒得居人夜不眠”。海安古称宁海,属海陵郡、扬州府,流传于广陵、海陵,并由乡间进入镇市的花鼓理当包含宁海,及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海安角斜地区花鼓活动仍然十分活跃。由此推算,花鼓在海安地区的流传,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海安花鼓”和苏北地区的“牵驴花鼓”、苏南地区的“渔篮花鼓”、“洛子花鼓”一样,在明代以前,都属于歌舞相随的戏曲表演节目。海安花鼓的原始表演形式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打场子”,亦称“上秧鼓”,常为八男八女之歌舞;二为“杂戏”,亦称“唱奉献”,其剧目或为歌颂英杰,或为传说故事,或为倾吐爱情。旧时花鼓戏的主要角色有三:一为红娘子(旦角),二为相公(生角),三为骚鞑子(丑角)。表演分三段,先是“打场子”,此为广场演出,以花鼓灯、莲湘、镗锣为道具,表演歌舞杂耍;接着是“唱奉献”,此为演出主体,在室内进行,以“花鼓调”、“莲湘调”、“穿心调”等曲牌演唱折子戏;第三段为“收场子”,仍以歌舞杂耍为主。歌舞中的传统动作是“十八把滚莲湘”,无一定功底者难以为之。杂耍中的高难动作是翘荷花,表演者骑于他人肩上做下腰动作并在唱念中反复做多次。
今日之“海安花鼓”是歌舞表演部分的发展与创新。由于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由“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引出了“十里花鼓舞不同”。海安花鼓在海安流传的三、四百年间,受到了这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影响,表现的是生活在溪水清悠、田禾葱翠的鱼米之乡的村姑,面朝大海、背朝田庄的黄海渔村的渔妇的生活,展现的是她们既热情奔放、又柔美温情的个性,特别是表现村姑、渔妇穿梭织网于花前月下的“颔首、摇肩、展臂、舒腕”,“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的舞蹈语言,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村姑渔妇悠然自得的劳作生活,蕴藏着村姑渔妇生活富足的欢乐情怀,这一“海安花鼓”创作形态的个性特色,不同于“牵驴花鼓”的洒脱,也不同于“渔篮花鼓”的轻盈,亦不同于“洛子花鼓”的纵情,而是凸现了这一地域村姑渔妇特有的既质朴、又纯情,既凝重、又柔美的内心世界,属于如清代姚鼐描述的那种“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其情其势展现出“如东升初日、如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沧、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廊”的阴柔之美。
“海安花鼓”是海安的文化品牌,在中南海怀仁堂参加过为中央领导同志献艺的专场演出;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参加过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在全国民族民间广场歌舞大赛的角逐中,获得过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文化部群众文化最高政府奖“群星奖”评比中,获得过“群星奖”金奖;还和来自五大洲及国内13个省市的60多支歌舞表演方队一起,在北京市平安大街上参加过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旅游文化节的盛装行进表演。人们已经把“海安花鼓”和海安这个滨江临海的新兴城市的文化形象紧紧扣连在一起了。
作者:
黑幕
时间:
2008-1-6 22:26
(二)海安龙舞
海安龙舞在海安地区的流传历史久远。志载,清惺庵居工《望江南百调》中写道:“绛腊满堂家宴乐,罗汉龙队市声嚣,花鼓又高跷。”可见,海安龙舞,每每盛况空前,于今已有300至400年之久矣。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因时局动荡,战事连锦,海安龙舞除在革命根据地兴于祝捷庆功外,几近绝迹;文革期间,亦因判为“四旧”而遭封杀,致使其流传过程之中出现断层。全国解放后,海安龙舞屡见于当家做主的士农工商喜庆活动之中,海安龙舞代表舞种之一的“罗汉龙”之丁姓舞龙人,系浪迹于上海浦江从事人力车业者,曾集资扎龙参与开国大典庆祝游行活动,受到过陈毅总理的奖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安龙舞更成为海安地区民俗节日、节日庆典活动之“当家节目”且常舞常新,备受青睐。
海安龙舞在全国龙舞的南北两大派系中,从属于南方龙舞派系,具有精巧纤细的荆楚之风,其代表舞种一为“罗汉龙”,一为“苍龙舞”。
(1)《罗汉龙》是海安镇北郊新丰村唐家池丁姓人的祖传龙舞,经过"上八代、下八代"的传承,于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罗汉龙》以边舞边"叠罗汉"称奇。引龙人“罗汉龙”的龙具为13节白色布龙,直径30米上下,其形其势不称威武壮观,但银须玉角光彩照人。龙其是阵图变化、动作套路神奇无比,除兼有南方龙舞的“钻、缠、跳、绕、翻、滚、腾”之外,还凸现出一个“叠”,即在舞龙过程中间有“叠罗汉”的表演,在不使用任何器械的情况下,引龙人、舞龙人逐个踩肩而上,造成三层相加、四层相叠的“宝塔”,其时,龙头高昂、龙珠劲抖、龙尾律动、龙身翻腾,造型高达8米有余,动作套路多达20有余,原本无生命的龙具,一时间成为摄神动魄的神奇之物。
(2)《苍龙舞》源起于双楼镇南缘,形成于明末清初。《苍龙舞》龙具虽小,但色彩鲜艳,晓畅秀美,装饰性极强,表演者多为女性,人各一龙,手各一柄,以轻捷、灵巧、变幻自如的腕龙动作活跃于群龙会舞的表演区内,伴和着乡土风味浓烈的民间吹打乐,踏着戏曲旦角的碎步,"旁送胯"走园场,"双臂甩圆",穿花戏逗,弹跳腾越,云游翻飞,如溪水回流,似彩云游弋,凸现出一个"游"。大有古人咏舞诗中"枝鸟轻风似舞腰"、"纤腰舞尽春扬柳"的美感和意境。
“苍龙舞”源起于海安县境内、曲塘镇东郊的黄氏梁,老一辈舞龙人景万田说,“苍龙舞”的形成也有一段民间传说,说是早年老龙王敖广每年过生日的时候,都要嬉水闹海,其时,风雨交加,海水倒灌,田禾受淹,殃及百姓,三太子小苍龙善言苦谏,反遭囚禁,后得众水族相助,逃出龙宫,摇身一变而成一位白面书生,来到黄氏梁地段帮助百姓筑堤排涝,降渍保苗。老龙王敖广一怒之下,派出雷公电母,把小苍龙打得现了原形,小苍龙匐伏的身驱化成了圩堤闸坝,永保一方免遭水患。此后黄氏梁一带的田间和农家常见“小苍龙”的踪影(其实是“蜥蜴”,俗称“四脚蛇”)。粮田见了小苍龙,粮食越打越多;草田见了小苍龙,柴草越刈越多;米柜见了小苍龙,稻米越吃越多。这以后,老百姓每逢丰收时节,都要扎制五尺苍龙,在田间、在宅院边舞边游,伴以念唱吉利言词,如“苍龙弯弯腰,银子动担挑”;“苍龙点点头,吃穿都不愁”。也有贫苦农民,将其引作走村串户、乞讨糊口的形式,并且因此得以世代相传。
注:.以上资料部分摘自《海安县志》。另外,也采访了一些老人而得到。
作者:
心愿
时间:
2008-1-6 22:58
牛人一个,研究社会学的!
作者:
FUYUNLUORI
时间:
2008-1-15 19:09
谢谢!习俗和姜堰大同小异!
作者:
鹏鹏
时间:
2008-1-21 10:39
不去民风栏目发表一下可惜了
欢迎光临 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http://jyr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