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标题: 全毛制品 [打印本页]

作者: 愚者    时间: 2012-12-15 20:19
标题: 全毛制品

眼看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侄女打来电话,让我帮她的儿子织毛衣。侄女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毛线要全毛的。她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侄孙,这个孩子的出世,让我荣升为姑奶奶了。一个奶奶级别的长辈,对于这样的请求我想不答应都难。
侄女初为人母,她要我为她的儿子织最好的毛衣,毛线要全毛的,她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她的观点我却不能认同,一听她的话就知道她是个外行。其实,织毛衣的线最好是70%的羊毛,全毛并不是最好的。因为全毛的毛线没有腈纶成分一是易缩水,二是不耐磨。全毛的毛衣往往是越洗越小,最后小得不能穿了,而且容易破。
对于织毛衣,我已经有三十几年的经验了,才不会听一个外行的话呢。于是我按照她喜欢的颜色买了烟灰色的毛线,羊毛成分占70%。经过一个月的挑灯奋战,毛衣终于织好了。对于这样千针线,万针线的手工毛衣,我自己十分满意。拿着织好的毛衣,我仔细端详,发现毛衣上有我家狗狗妞妞的毛。妞妞是一只黑狗,它的毛当然是黑色的了。那黑色的狗毛镶嵌在烟灰色的毛衣里倒也别有一番风格。
我家妞妞一年四季都是一袭黑色的裘皮大衣,只是随着季节的交替它的毛也在不断变化着。在每年的入夏和入冬前它都要换毛。入夏前,它把全身厚毛全部脱下,换上一身轻便的短毛,这时的狗毛是绒毛短、软、稀,为炎热的夏天做好准备。入冬前,它换下短装,浑身长出长长的、密密的、厚厚的狗毛,这是驱寒的皮大衣。侄孙的毛衣就是在妞妞入冬前的换毛时织成的,毛线中掺杂着狗毛,虽是无心之举,倒也是应了孩子他妈的要求,变成了‘全毛’的毛衣了。
这样的狗毛点缀的毛衣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唯一的。自从妞妞来我家,每到换毛的季节我们家的地板上全是它身上掉下的狗毛。每天下班回来,我总有拿起扫帚扫地上的毛,因为毛很轻,用力一扫狗毛飞扬,为此我不得不改变了工具,再也不敢扫了,而是改成用那种宽宽的拖把在地板上先推一下。除了地板上,我们全家人的身上都粘上了狗毛。它换毛的季节一般都在春秋二季,正好是全家人穿羊毛衫的季节,因此我家的毛衣也都粘着狗毛。我风趣地对家里人说:“我们家的毛衣都是百分之百的‘全毛’毛衣,而且羊毛加狗毛,暖和着呢。”
因为狗毛很轻,还会飞到柜子上、桌子上。风大的时候,菜碗里也有狗毛的。最明显的是洗衣机里有个装织物绒毛的网兜,经常塞满了妞妞的狗毛。我家妞妞真厉害,真是个产毛高手,如果它是只羊的话,、它产的毛不是羊绒也是羊毛。可惜它是只狗。
侄孙的毛衣已经由快递送到远方的姜堰去了,不知侄女拿到那件‘全毛’制品会有何感想呢?


作者: 愚者    时间: 2012-12-15 20:23
老家在姜堰,来这里发帖,也是对老家的怀念。
感谢老家的父老乡亲来捧场哦!
作者: 才郎    时间: 2012-12-15 21:10
姑奶奶不是好当的,呵呵。

楼主也应该是属于“巧手”型的
作者: 愚者    时间: 2012-12-15 21:13
才郎 发表于 2012-12-15 21:10
姑奶奶不是好当的,呵呵。

楼主也应该是属于“巧手”型的

谢谢夸奖!
作者: 紫霞    时间: 2012-12-15 21:17
我感觉阿姨辈的好像都会织毛衣,可是我们这一辈的会的就很少了。
作者: 蓝色的忧郁    时间: 2012-12-15 21:17
愚者 发表于 2012-12-15 20:23
老家在姜堰,来这里发帖,也是对老家的怀念。
感谢老家的父老乡亲来捧场哦!

欢迎来这里发帖哦
作者: 愚者    时间: 2012-12-15 21:20
紫霞 发表于 2012-12-15 21:17
我感觉阿姨辈的好像都会织毛衣,可是我们这一辈的会的就很少了。

我是奶妈辈的了,我们这辈人不会织毛衣的也很多。我十几岁就会织毛衣了,就是因为我的妈妈不会。谢谢关注!
作者: 愚者    时间: 2012-12-15 21:21
蓝色的忧郁 发表于 2012-12-15 21:17
欢迎来这里发帖哦

来到这里,犹如回到了姜堰老家,我记住您的话了。谢谢关注!
作者: 紫霞    时间: 2012-12-15 21:24
愚者 发表于 2012-12-15 21:20
我是奶妈辈的了,我们这辈人不会织毛衣的也很多。我十几岁就会织毛衣了,就是因为我的妈妈不会。谢谢关注 ...

看你的文章也不至于那么大啊,应该在三十多岁吧。
作者: yan+sm+    时间: 2012-12-15 21:25
姜堰的人才流失很严重,我们的领导要思考怎么留住本土人才了。
作者: 蓝色的忧郁    时间: 2012-12-15 21:25
愚者 发表于 2012-12-15 21:21
来到这里,犹如回到了姜堰老家,我记住您的话了。谢谢关注!

嗯,我也会常常关注你的。
作者: 愚者    时间: 2012-12-15 21:32
紫霞 发表于 2012-12-15 21:24
看你的文章也不至于那么大啊,应该在三十多岁吧。

辈分与年龄无关哦!
作者: 愚者    时间: 2012-12-15 21:43
yan+sm+ 发表于 2012-12-15 21:25
姜堰的人才流失很严重,我们的领导要思考怎么留住本土人才了。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姜堰的问题,而是中国的问题。看一下诺贝尔奖项很多都是外籍华人,今年总是有个中国本土的莫言获得了文学家,填补了多年的空白。
作者: Alex    时间: 2012-12-17 15:01
很久没有穿过织的毛衣,体会暖到心里的感觉




欢迎光临 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http://jyrm.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