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考勤工资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人坛
搜索
查看: 336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姜堰民俗大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7:2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姜堰民风淳厚,崇沿俭朴,注重勤劳,尊敬儒雅,笃守信义,仪文繁多。民国时,姜堰县政府曾作调查记载,包括生活状况、社会习惯、婚嫁、丧葬等类。其中大部在江苏乃至更大范围多具有共性,唯沿袭至今,多所变更。本志重在县内所特有习俗,虽不乏陈规陋习,亦如实记载. 主食:民国时期,城镇居民以大米为主,兼以面食,一日三餐,一干两稀。通南地区以麦、豆、粟等杂粮为主,茄子、南瓜、山芋、胡萝卜为代食品。“冬吃萝卜夏吃瓜,春秋两季菜当家”。三餐都是糁儿粥、面酸汤,忙时中午才吃小米饭,另有面疙瘩、焦屑(炒熟的大元麦粉)作“早茶”、“晚茶”。60年代“旱改水后,大米渐多,仍以玉米、面粉搭配。里下河地区惯吃大米,忙时早起下田做活就吃干饭,中午就在船头用河水泡饭吃。1953年粮食统购,农自留麦子多,面食随之增多,“早上癞宝爬门槛——面疙瘩;中午河蟮锥屁眼——吃面条;晚上油石灰弥钉眼——吃焦屑。”80年代后,大米已是城乡主粮。城镇居民从求求“籼米涨锅”进而讲究粳米松软可口,三餐中两干一稀者渐多。通南农村也几乎家家中午改吃干饭。菜肴  城镇居民早晚向以腌菜、酱菜搭粥,中餐以蔬菜为主,晕素搭配。近年荤食品消费增多,除鸡、鱼、肉蛋外,待客时甚至有鱼肚、海参、蹄筋等高档菜肴。通南地区早晚除有咸菜、萝卜干外,还有家制酱油豆、萝卜烂、豆腐乳作小菜;中午多为蔬菜、豆腐、卜页,炖蛋就算待客菜肴。贵客上门,即杀鸡剁肉。里下河地区菜地少,常以腌菜、腌黄花菜、“苋菜股”、炖麻虾、炒螺蛳佐餐。逢时过节或来亲到友,才用鸡、鱼、肉、蛋。 婚嫁喜庆菜肴,城乡有别,并因家境而异。城镇上等酒宴有鸡席、蟹席、鱼翅海参席,常见的是“六碗八蝶”;中等门户是“四碟”、“四炒”、“六大菜”。农家多为“猪六碗”,即:红烧肉、炒肉丝、炒猪肝、炒腰花、炒大肠、肚肺汤。50年代崇尚节俭;60年代中期菜肴日渐丰盛,农家亦开始同街上人攀比,酒席在“猪六碗”之外,又加拼盘、鱼圆、杂烩等。进入80年代,讲排场、摆阔气。高档筵席要有甲鱼、螃蟹、蛇肉、鳗鱼等。拼盘改作8-10个冷碟。姜堰鱼产丰富,吃鱼也有讲究:有鳊、白、鲤、桂;无鳞为下,如鳞、鳅、鳗。“乌鱼恋窝死”,而“好男儿志在四方”,故乌鱼虽不在鳊、白、鲤、桂之列,却为百鱼之首。“连年有余”,乃吉祥之物,节日或送礼必备。“鲤鱼跳龙门”,视为祥瑞。平时冬吃鲫鱼夏吃乌鱼。逢时过节,讲究鲢鱼,且要成双。烹煮时不得切断或缺头少尾。上桌时鱼头朝东,有“鱼入东海,吃掉再买”之说,若朝西,则越过越低;朝北,则主人要哭;朝南,则事事为难。鲢鱼上桌仅是摆设,不能动筷,要“余”在那里。酒宴上有“鱼至酒止”之俗,示意客人不再劝酒,而如今嗜酒者则故意改叫“鱼至酒起”,借起闹酒。种租田的佃户6月初二不吃长鱼(却鳝鱼“,若地主6月初二请吃长鱼,不是涨租,即要摘田。姓刘人家不吃桂鱼,据说刘姓和桂鱼是冤家,吃了会卡死。乌鱼是放生的。小孩种痘,宜吃清蒸乌鱼。历来办丧事都是以豆制品为主的“干儿饭”,现在也同办喜事一样,荤素兼备,有酒有肴。春节菜肴最为丰盛。农村杀猪宰鸭磨豆腐,城镇各户亦备鸡、鱼、肉、蛋,仅因家境而有差异。80年代后,一过“大寒”,农户就准备猪肉及内脏,鸡、鹅、鸭、鱼等食品;城镇居民则忙于灌香肠、腌牛肉、弄鱼圆。富裕户不但有鲜鱼、咸肉、风鸡、板鸭,而且有鱼肚、海参、蹄筋等。点心 常见的是烧饼、油条、麻团、糖糕、各式包子和茶食,其中酥饼、薄脆则是姜堰的名点。通南地区农户通常的点心是摊饼、涨饼、水糕、馒头等。待客则用花生油摊荞面饼。里下河主要是糯米制作的团、糕、糍粑、粽子等。团是“大寒”至“立夏”干重活的点心;粽子则作车水栽秧时的辅餐;炒米用于待客,脂油白糖圆子用业招待新女婿或稀客。近年,城镇大部居民改变早起吃粥习惯,点心、早茶已成家常便餐。酒类城乡人都习惯饮白酒。通南地区旧有酿制白酒习惯,尤以塘湾闻名,“不饮塘湾酒,枉在世上走”。上等白酒称“泡子”(60度以上),次等叫“花酒”(55度左右)。50年代国营酒厂生产“土烧酒”、“瓜干酒”,颇为广大劳动者所喜爱。近来米酒、汽酒、黄酒亦颇受欢迎。80年代,饮酒档次越来越高,由“洋河”、“双沟”到“五粮液”、“茅台”。主人以名酒为气派,客人则以酒的档次衡量宴席规格的高低。“劝酒”被视为热情好客,尤其是“喜酒”,要喝得“歪歪扭扭。
     
      
(待续,禁止转载)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7:24:45 | 只看该作者

姜堰民俗大观

▲穿戴服装   民国初,绅商多着长衫马褂,单、夹、皮、皮、棉依季节转换,质地多绫、罗、绸、缎、毛呢等;妇女穿旗袍,或大襟短衫,外罩马夹。工农多对襟短衫、撮腰长裤,出客时亦有着长衫的,质地多家织土布、夏布、自染青、蓝、黑色。学生男着中山装、学生装,女穿大襟短衫、下着裙子。中老年常在腰间系育裙,秋冬季在夹裤或单裤上加套裤。抗战后,着马褂者日少,服式无大变化,只是穿洋布、洋缎的大量增多。 建国后,受干部穿戴影响,男子时兴中山装,妇女着列宁装,传统中式服装渐少,长衫逐步为大衣取代,多灰蓝两色。60年代,风行对襟暗扣中式棉袄。“文化大革命”时,男女都以黄军装为时髦。70年代后,服式逐渐多样化。进入80年代,从讲究服装质地进而追求款式,花样不断翻新。西装、茄克衫、蝙蝠衫、滑雪衫、羽绒服,喇叭裤、太子裤、牛仔裤、健美裤,除在青年男女中流行外,变受部分中老年青睐。鞋帽 30年代后,成人多戴瓜皮帽、罗宋帽,部分体面人戴礼帽。青少年戴瓜皮帽、滑稽帽、绒线帽。孩子依季节不同戴瓜皮帽、狗皮帽、风帽,富家孩子的风帽多加“福如东海”、“长命百岁”、“八仙过海”等银(或包金)质帽饰。妇女春秋扎青头布或毛巾,冬季戴勒子、平绒帽、绒线帽。建国后,男子风行解放帽,妇女扎方巾、头巾。80年代,男子多戴鸭舌帽,妇女先为滑雪后为罗丝帽、八角帽。传统鞋式为百页底圆口布鞋,妇女时着鞋面上绣花,冬季着蚌壳式棉鞋。少数讲究人穿皮底或皮帮单鞋,阔人穿皮鞋。农民平时多穿草鞋、蒲鞋、冬季穿毛窝儿(讲究的是驴毛窝儿)。雨鞋有脚套儿(连鞋穿的高底木屐)、钉鞋(以桐油浸过的蚌壳式布鞋、底上有铁钉)和矮帮套鞋。城镇部分青年穿跑鞋、力士鞋、球鞋。建国后,橡胶、塑料、皮革制品日渐增多,布鞋逐步为各式球鞋、凉鞋、皮鞋、旅游鞋、保暖鞋所取代。青年大部穿人造革鞋,部分女性着人造革靴。发型 民国初,男子剪辫剃和尚头,后剪平顶、圆顶或对开分头。姑娘梳辫子,或梳髻,额前留海儿,出嫁后一律梳髻不留海。儿童剪儿头、马盖头,惯宝儿脑后留小辫。抗战后,城镇男子多留分头,妇女多剪二道毛,烫发则为时髦,姑娘梳童化头或留双辫。建国后,发型无大变化。60年代,妇女流行“运动头”,80年代烫发逐渐普遍。有“爆炸式”、“波浪型”、“一刀卷”、“丹风朝阳”等。有的姑娘不尚烫发,偏爱长发披肩。小伙子多长发“大包头”。首饰 旧时,首饰为富有标志,贫家很少问津。妇女有簪、钗、环、坠、镯、戒指等,质地金、银、玉不等,富家常嵌以珠宝、翡翠、钻石;孩子佩带项圈、手镯、脚铐及象征吉祥的各种索锁;男子戴戒指,亦有老者佩戴玉镯或其它玉制品。建国后,崇尚俭朴,佩戴首饰被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文化大革命”时更属查禁之列。改革开放后,金戒指、耳环、项链被列为纳聘之礼品。男子戴金戒指的亦日渐其多。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07:25:05 | 只看该作者

姜堰民俗大观

岁时习俗
    春节  春节为延续时日最长、最隆重的大节。旧时正月初一,这一天家庭主人要起五更,点烛焚香,燃放鞭炮,迎接天地神,不焚香不兴开门。男女老少更换新装,殷实者,皮、呢、绸、缎,以示富有。贫寒者,外新里旧,以求整洁;妇女儿童、尢重衣着,力求新颖。饮食很有讲究,晨起,有干丝、果子茶、元宝(糯米圆子)、糕点、生姜等,每道不兴吃完,要存一点;中午,要吃隔宿饭,菜肴皆是除夕烹好的熟菜,意在吃陈粮,年年有余;晚餐,吃面条。家人邻里见面都说吉利话,如恭禧发财,倍加施舍。晚间不兴点灯,及早入睡,以祈夏日蚊虫少。初二,向亲友拜年,新婚夫妇给族长至亲送“果茶”。初三大早,各户遣小孩去土地庙争送头香。初一不兴扫地,少数待初五敬了财神菩萨后打扫,且须由外往里扫,意在招财进宝。初五为“财神日”,店铺一定要开张接财神。老农则从初一到初十观察每日阴晴,预卜当年人畜五谷吉凶兴衰:一天、二地、三风、四雨、五马、六羊、七人、八谷、九豆、十棉花,以晴为吉。春节期间,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采,有玩龙灯、舞狮子、唱凤凰、送麒麟,尽兴欢娱。有民谚曰:“正月里拜年,二月里玩灯,三月种田。”蒋垛、大泗、白米一带正月三十家家蒸蒸馒头,祝六畜兴旺。 建国后,政府法定3天假日。机关、学校、群众团体多举行拜会、联欢会、茶话会,相互祝;农村文娱宣传队敲锣打鼓给烈军属、五保户拜年。六、七十年代,农村大队多排演革命样板戏,串村演出。近年有富裕户包场电影或请剧团下乡演出。除祈神敬香等迷信色彩淡化以外,余多沿袭。<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元宵节 亦称上元节,俗名灯节。正月十三起,家家“扯天灯”,名“上灯”,以求合家目明。这天早上吃汤圆;十八“落灯”吃面条。民谚云:“上灯圆子落灯面,要吃圆子到明年。”灯节期间,姜堰东岳庙、都天庙、龙王庙里置屏灯,灯上画“三国演义”、“封神榜”等古典小说人物故事,观众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旧时,乡村还有扯桅灯之风。即在土地庙前,树十余丈高桅杆,穿上竹篾圈数十道,每道皆以麻绳相系,如龙骨,每圈挂灯笼若干(每户一灯笼),杆端系有铃铛,而后似扯篷帆一般,以兔灯、蛤蟆灯、鲤鱼灯、马灯、八角灯、飞机灯最为孩子青睐。“二月二,家家带女儿。”是日,城乡家家户户带女、婿回家作客,热情款待,虽蓬门荜户亦不违例。今仍沿袭。百花生日 俗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是日,妇女多以红纸、红布剪成彩条,系于草间,谓之“挂红”,祝百花生长旺盛。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清明前十天,各家就忙着“添坟”、祭祖;新媳妇则要给新故老人“上花坟”。三年满坟时,放鞭炮、插红纸花,以示脱孝。清明,家家祭亡人,以炒砣粉代肉食。檐前插柳枝,谚云:“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妇女鬓边还要戴柳球。插柳一俗原为纪念黄巢起义,现已鲜为人知。在蒋垛、张甸一带,还有用杨柳叶拌和荞面摊饼的习俗,纪念郑成功抗清。又说是天神下界看到民间吃树叶会动恻隐之心,不再降灾。姜堰、兴泰、溱潼一带,这一天有吃冷饭、冷韭菜之俗,以祈长精神,不疰夏;里下河地区兴吃螺蛳肉和孩儿菊(亦名马兰头)以明目。食用冷饭菜,实从寒食节纪念介子推演而来,本意已被模糊。是日,看麻将,纸牌的人很多,传云:“清明不看牌,死后没人抬。”建国后,民间祭扫习俗基本不变,但封建迷信色彩淡化。机关、学校、厂矿、企业借此组织祭扫革命烈士墓,讲烈士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立夏“立夏立夏,妇女戴花”。是日,妇孺髻根、辫间戴皂荚花,衣襟上挂皂英叶,说是入夏免打瞌睡;不坐门槛,免“疰夏”;娘家要给新出嫁的女儿送凉席、凉枕、扇子、夏布、草帽、澡桶,名为“送夏”;以大秤称量体重,视一年胖瘦。建国后,“送夏”之风犹存,余皆逐渐消失。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采撷新鲜芦叶(俗名“粽箬”)包裹粽子。包心以糯米为主,掺以糯米为主,掺以蚕豆瓣、红豆、花生、红枣、火腿丁等,形状以四角为多,还有羊角形、斧头形、菱米形、元宝形等等。旧时称五月为“毒月”,家家帖“五毒”符,挂钟馗像,门前插艾蒿、菖蒲,室内洒雄黄水;孩子穿戴虎鞋虎帽,系“百脚绳”,蘸雄黄酒在额上写“王”字,意为驱邪避秽。菜肴讲究“五红”:黄鱼、虾、咸蛋、苋菜、干咸菜烧肉。浴室烧“百草汤(汤里放艾蒿、菖蒲)”,沐浴败毒。 建国后,不再贴“五毒”符、挂钟馗像,余皆沿袭。五月十三日传说为关公生日,一说为关平忌日。城乡百姓有吃冷面的习俗。六月初六 正值大暑天气,有“六月六,洗白肉,吃口焦屑养块肉”之谚,兴下河游泳。七巧节 相传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七天前,女孩用红、绿、蓝三色线扎于手腕上,叫“扎绒”。是日,取下抛于屋上,让喜鹊衔到天河搭桥,在成牛郎织女团圆之梦。小孩用凤仙花加明矾捣碎裹于指甲上,翌日即成红色指甲,传说可以除痰。傍晚,小孩子立于庭前,观望天空云彩,各评某一朵云的形象。彩云变幻莫测,飘忽不定,似奔马、似群羊、似游龙、似彩凤,凡看得快评得准者,众皆为之喝彩。母亲唤女儿于灯前穿针引线,乞求灵巧。古诗云:“七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是日祭祖礼仪如清明,唯祭奠时间在晌午时分,有“早烧清明晏烧冬,七月半亡人等不到中”之谚。相传明代某年七月,邑中遭受特大洪灾,百姓未及吃饭,即葬身鱼腹,均成饿鬼。于是,后人形成了晌午时分敬亡人慰祖先的风俗。此俗沿袭至今。唯王石乡一带,午餐吃水饺。溱潼湖西庄窑工常开夜工,怕撞上孤魂野鬼,则在七月半请和尚放利孤焰口以超度。当天在高墩上竖桅杆,悬七盏灯笼,名七星灯(喻北斗星),招唤孤魂野鬼前来看戏受斋。七月三十日传说是日为地藏王生日。菩萨开恩放赦,因此民间在路边、田头、荒野烧纸化钱,祭孤魂野鬼,名“斋孤”。还放河灯,祭河落鬼。建国后,此俗渐废。立秋 是日兴吃西瓜,谓可烂吃下肚的猪毛。中秋节 又称团圆节。是日,家家吃月饼、圆子、粘饼、藕饼、喝团圆酒。水乡人家必杀鸭子;南乡农家做块锅盖大小的“月光饼”。月儿正圆之时,家家设案,点烛焚香,将时鲜果饼陈列案上。举家团聚赏月,天上人间,千里共婵娟。蒋垛一带还有“摸秋”之说,是日晚,年轻的小伙子到刘姓家偷碗、鱼网、晚子等物,送给久婚不孕或婴儿多夭折之户。姜堰一带,街上孩子用砖头瓦砾垒宝塔敬月光,去野外采集各种果实,斗巧取乐,以菱角斗(制作)牛头,或以扁豆荚斗马,芋头子斗猴子,癞葡萄斗金鱼,豇豆荚、红豆粒斗晴蜓,家长挑选其中佳作,摆上供案,增添节日乐趣。建国后,吃月饼赏月之俗仍兴。80年代,每届佳节,人民政协、统战部门多举行茶话会,与各界人士联谊交友,畅叙国事,促进团结。余俗渐消。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城乡群众素有以吃米糕登高、攀高之俗。姜堰镇糕店特制售斜形糕,配制彩纸小旗,增添节日气氛。因白昼渐短,劳力者从此不再加餐吃晚茶,谚云:“吃了重阳糕,就把晚茶撂。”旧时手工作坊老板于是日设酒菜犒赏职工,示意此后要开夜工,谚云:“喝了重阳酒,夜作不离手。”旧日农村雇主于此日解雇放牛小伙计,谚云:“九月重阳十月朝,看牛的细佬儿往家飘。”女孩亦于是日开始缠足,谚曰:“九月重阳十月朝,裹双小脚儿个个嗷(夸奖)。”80年代,城乡于重阳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冬至 即“下元节”,又名大冬,前一日称小冬。大冬为人节,小冬为“鬼节”,谚曰:“大冬大似年,小冬不值钱。”境内民间祭祖,有于小冬,有于大冬,各遵旧例。大冬兴吃番瓜,谓可治头风。腊八节 腊月初八,传为释迦牟成道之日,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富家在粥中佐以白果、红枣、栗子、蘑菇、金针、木耳、花生仁、茶豆等;贫困户则佐以山芋、胡萝卜、芋头、杂豆、花生仁等。送灶腊月二十四民间送灶神上天。白天掸尘大扫除,夜晚以红豆、糕、糖、肉、米饭及缀有白果、红枣的柏枝为祭品,焚香叩拜祭灶。祭前,在筷桶里插满筷子,请灶神上天多报人口,多要口粮;在灶神爷像的嘴上抹点糖,并焚之于灰堆旁,灰堆旁树芝麻秸为“天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仪式由男主人主持,如男人外出,则由女主人代为默祷:“送灶是我,接灶是他”。溱潼镇朱、陈、李、沈四姓,均在腊月廿三送灶,不知何故。腊月三十日接灶:“下界保平安。”建国后,此俗渐废。除夕 俗称“三十夜”,是农历一年中最为神圣的一天。除夕前,要备齐年货。“有钱没钱,洗洗过年”,大人小孩剪元宝头,洗元宝澡。当天下午早早地贴上喜旗、春联(有一字不写的称“满堂红”)、年画、忌贴梅花之类美术作品,亦忌唤猫,为讳“梅”、“咪”与倒“楣”谐音。天井里印上元宝墩子,为忠臣岳飞戴孝;门前插芝麻秸,以示神箭驱年,永保平安。谚曰:“长不愁,短不愁,只愁芝麻秸儿插檐头。”家庭主妇精心制作陈饭盆,用上等米煮好一盆饭,饰以果脯,上插柏枝、陈饭旗,叶间缀上银杏、花生等,供于家神柜上,至正月初六,才蒸热食用。“陈饭旗”:用柴杆糊上彩色纸旗,高一米,由上而下依次粘贴各种剪纸;下端横扎一杆,上挂双鱼,谓“连年有余”。农村主妇在量米时,虔诚祈祷:“人一升,猪一升、、、、、、”。溱潼一带煮陈饭,少则六升六合,多则六斗六升。因地处水乡,“十年九涝”,方言“六”与“捞”同音,“六”,即“捞住了”。晚上,家人团聚吃守岁酒,备鲢鱼喻年年有余,吃芹菜喻勤劳,吃芋头兆新年遇好人;点烛焚香辞旧迎新。娄庄沙家套一带,除夕日不一,有二十八夜,有二十九夜,不明何故。不少人家除夕至年初一,禁吃鱼肉劳腥,谓年尾年头吃素,可保一年太平。长辈给晚辈红纸封为“守岁钱”,忌小孩吵闹、嚷叫,兴闷声大发财。据云,是日晚,诸神下界,巩有触犯。放几粒枣子、云片糕和花生在孩子枕边,孩子醒后品尝,可得“早高升”之吉。旧时,贫者过年如过关,除夕夜,债主有打灯笼讨债之习。债户躲至凌晨,即可露面。建国后,人民政府每于除夕前,组织干部深入民间访贫问苦,拨钱拨粮,救济贫困,慰问烈军属、残复军人。近年,民间年货档次逐年提高,在城乡,放焰火年胜一年 。

(待续,禁止转载)
地板
发表于 2008-7-21 10:23:2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辛苦!
支持!!!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22:53:55 | 只看该作者
▲婚丧习俗联姻有提亲、访亲、合婚、定约4道程序。先由男方家长请媒上门提亲,征得女方同意后发帖“恭逮”。女方经察访表示“敬允”后,男方即请算命先生合婚,如命运八字相宜,即由媒人“回好”,定约。“门当户对”为主要择偶条件,全凭“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当事者不得参与,尤其是女方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私自约会、自由恋爱皆为悖礼,非但家长不容,且受社会谴责。早婚现象较为普遍,更有近亲婚配、冲喜、童养媳以及指腹为婚等陋习。纳聘 联姻时,须纳聘礼以示定约。定亲后,男方逢端午、中秋、春节须给岳父母送节礼,每节不得少于四件。旧时,溱潼粮市繁荣,商旅云集,传入一些特有习俗,并为当地富户沿袭。“回好”定约时,男方得给人家送大礼,称“牵羊担酒”:由一人牵一只穿红马褂、角扎红绸的白羊领头,后跟一担酒,酒坛上贴“喜喜”、“鸳鸯戏水”、“龙风呈祥”等图案。另有40担(或16-24担)礼盒,内装榛、松、菲、栗、荔枝、桂圆、莲子、蜜枣、长粽子、鲨鱼皮及首饰、布料等。女家回鞋、帽、衣料等物,有的还回赠宣纸、徽墨、端砚、湖笔及金戒指等。结婚前,须经媒人“通话”,设定“彩礼”和婚期。彩礼视男女家境由双方协议,但旧时世俗讲究排场;有贪图财礼而屈就者,亦有不堪重负而“换亲”乃至“抢亲”者。婚礼被视为终身大事。有发轿、包开门封、上轿、接轿、拜堂、坐富贵、闹新房,回门等若干程序,不仅礼仪隆重,且耗费巨大。张灯结彩,鸣炮奏乐,祭祀祖宗,礼拜神神,操办酒宴,酬宾谢媒,热闹非凡。姑娘出阁前要“饿嫁”,上轿时要“刷轿”;新娘上轿要怀揣“易经”(农村用“三官经”)辟邪,上轿后即不准睁眼,不能开口。姑娘上轿时,妈妈照例要哭轿,溱潼一带的哭词:“起大风,刮大暴,媒人的盒子马上到、、、一把珠儿洒到东,你要先叫婆婆后叫公;一把珠儿洒到南,你要先吃糕来后吃团;一把珠儿洒到西,不知人家盆儿高来碗儿低;一把珠儿洒到北,女儿今夜要离宿。豌豆开花炸蓬蓬,娘养女儿一场空。”有些地方要给新娘“压性子”,轿至门前故意不让新人进门。白米一带则在房门上悬镰刀“杀威”。入睡时,新郎有意把鞋子衣服压在新娘鞋子衣服上。女方亦有对付方法,即上轿前,把新娘鞋子供在垒高的桌上,示意步步往高走;上轿时怀揣一只松紧口袋,如对方“压性子”,新娘即将袋口收紧,表示不听姑嫂妯娌的亲言碎语。姜堰一带在新娘入睡时,先由新郎解3个钮扣,再由喜娘脱衣;新郎要裹上新娘的围腰,并在新娘上床前将围腰内的白果枣子米糕之类撒在床上,让孩子来抢,以示早得贵子,喜娘再给新郎脱衣。新郎要内衣兜内备礼金,以赠喜娘。新婚后第二天,婆家丢给新妇一块或一盆面,试试新娘缝纫、炊事手艺。新婚一月内不得串门。此后,程序有所简化,城市包括农村一些开明人士倡行文明婚礼,由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及来宾致词祝贺、傧相伴新人行礼,旧俗礼仪一概免除,深得社会嘉许。抗日民主政府更在根据在大力倡导自同恋爱、婚姻自主、婚事新办,反对封建包办和买卖婚姻,取缔重婚纳妾,深得群众拥护。建国后,干部带头新办婚事,开个茶话会,让新人简介恋爱经过,唱歌、说笑话,既简单,又热闹,城市颇多效法。农村职业媒婆日渐消失,虽有媒介但须有男女各自作六,花轿逐步为小车、自行车或木船取代,婚仪大大简化,索要彩礼或大操大办婚事受舆论指责。至60年代后期,政府倡导晚婚,新办婚事逐渐成风。不少青年选择“五、一”、“国庆节”、“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成婚,部份乡村不举办集体婚礼。早婚大为减少,“抢亲”、“童养媳”绝迹。进入8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大操大办之风开始抬头,尤其是近年来,竞相攀比、大肆铺张之风日盛。嫁妆从旧3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新3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城市部分青年还要追求地毯、沙发、组合音响、录像机等高档商品。农村除讲究新式家具外,更得营造新房。婚礼越办越大,动辄10几桌乃至几十桌;酒席档次不断提高,猪六碗已被几盘几碟、几炒几烧取代,鱼肚、蹄筋等必备。从办家具到结婚,得花费万元以上。更有人崇沿旧俗,以古为荣。本是自由恋爱婚姻,偏要请媒迎送,以求“明媒正娶”;花轿久已绝迹,但得轿车代步;一些早已废除的旧俗陋习,又在一些婚仪中重演。新婚男女因收入不多而依赖家长,许多人家因操办子女婚事耗费多年积蓄乃至负债。分娩生儿育女是传宗接代大事。从怀孕到分娩,都得到家人的照顾,特别讲究饮食起居,形成一套习俗。喜  即怀孕,除讲究营养外,忌吃兔肉、雄鸡、螃蟹、辣椒,以防新生儿兔唇、夜啼或脾气暴。整个孕期,穿衣、睡觉、走路、做家务都要注意保胎,要心情愉快。催生   临产前,娘家为新生儿做两件红毛衫褂儿,其它衣服件数要成单。送一只窠儿,放六根小帐竹子“祝子”;一棵万年青,象征长命百岁;一把红萝卜,寓意生小萝卜头儿;一把雪枣,谐音“早子”。还要一只糖罐和一些艾草、草纸等。过街 催生后,即带姑娘回娘家,当晚回来。让孕妇活动一下,有利顺产,也可满足姑娘眷恋娘家之情。生养 有“借死不借生”的说法。即使养在娘家,也要包红纸封儿。婆家要供催生娘娘像,产房窗户要贴送子娘娘像,要烧纸锞,求祖宗保佑大小平安。孕妇生养前吃两只鸡蛋,寓意生小孩如鸡子下蛋那样容易。伢儿落地时,若有人碰巧跨进房间,叫“踏生”,说是日后伢儿性格就像他。催生婆要把小儿衣胞窖在产妇的床底下,以后教育伢儿记住他的衣胞地.洗三   生养第三天,催生婆用9个红蛋(女孩用桂圆),每次拿3个在伢儿头上滚一圈,接连3次,边滚边说些吉利话,叫“滚头蛋”。再拿滚过的蛋给多年不生伢儿的妇女吃,祝她早生男孩。女孩洗三这天穿耳眼,扣红线送红蛋、毛米粥 蛋不取双数,米不取足数,寓后代繁衍不息。伢儿一出世,立即煮3个鸡蛋,点个红点,加上1个包糖,送到娘家。三朝正式送红蛋,送3个不要回人情。送到5个以上,表示要送点小礼。送到9个以上,对方就得看月子。送娘家要99个。喂奶之前,先要在乳头上涂点黑墨水,希望伢儿长大有文化。暗房  满月前,产妇的房间称暗房,产妇称红人,月内不能出暗房。门窗要关严,防上歪风邪气冲进来。丈夫也要搁铺睡在外面,只能由女性送茶汤。看月子  “洗三”开始,诸亲六眷陆续上门探望产妇。并带蹄子、肚肺、鲫鱼、老母鸡、鸡蛋、红糖、馓子等慰问品。做满月  早上吃圆子,晚上吃满月酒。来客送长命锁、项圈、手镯、脚铐等。外婆做一项狗头帽,一顶风帽。帽上嵌玛瑙、翡翠、福禄寿三星等装饰,底边钉两颗铃儿。剃胎毛 理发师傅剃下第一刀胎毛,即用红绿线绕一个小头发球,挂在帐钩上以壮伢儿胆。
    ▲求子; 妇女久婚不育,受家庭及社会歧视。一些求子心切的人,即求神拜佛,许愿作法:打痴婆元宵节晚,亲友邻居将久婚不育妇女拖到土地庙前跪下,用马刷或笤帚打屁股,边打边问,直到妇女答应“养小伙”为止..跑三桥   姜堰南岱寺旁有3座桥。元宵节晚上让不育妇女去3座桥上走一遭,并偷1块桥砖带回。次年若生男孩即来烧香还愿,有的富家还重修三桥摸佛脚   二月十九逢大泗陈家埭庙会,妇女去庙里烧香拜佛,摸一摸观音像的脚,并拿一只小红鞋去佛脚上套一套,求观音送子。送“刘碗”&nbsp; 据说刘氏人丁兴旺,可偷刘家一只碗送给求子的妇女。另外,有送“船桩”、“渔网”、“廓砖”、“张仙”菩萨等,不一而足。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8:08:02 | 只看该作者

姜堰民俗大观

▲取名 洗三这天,搂腰妈子在房外问:“XX奶奶,你今朝在哪家的?”接生婆在房内答:“我在XXX(新生儿名)家洗三的。“搂腰妈子说:“好啊!”接着二人合说:“三朝取了儿的名,终身到老不改名。”<BR>  民间取名多按“家谱”字牌命名,并刻意追求字义。文人雅士常从古诗中选名,以求高雅,而寻常百姓,则不避粗俗。如福、禄、寿、喜、财,以示吉祥;如忠、孝、诚等以示训戒。建国后,取名讲求政治意义,如“建国”、“建军”、“得田”。至“文化大革命”时,更取“向东”、“卫东”、“红卫”、“要武”等名为时髦,以致多所雷同。而平民百姓仍沿旧习,如渔民因其生活相近,常以鲲、鱼取名;船民多用“顺”字,以求一帆风顺;有以“梦兆”取名的,如兆龙、兆明;胎儿出世时正蓬花开、猫叫之时,则取花名为名或叫“猫小”;有以婴儿特征取名的,如年宝、春喜、秋风、冬玲;亦有以生肖取名的,如龙儿、虎儿;有以婴儿特征取名的,皮肤白则用“粉”字;身上有印记的,则用磁字;也有以婴儿体重取名的,如九斤、八斤;还有取名从“纪念意义”着眼的,如祖、父辈高龄,则取“六三”“四九”;如婴儿出生异地,即取其地名,如宁、申、锡等。如遇路产即称“路小”;遗腹子又称“福宝儿”。近代人常将姓名连缀成词,如“许可”“姚远”,亦有姓名叠音,如“杨扬”,呼之上口。取名时男女有别。女为闺秀,多取秀、丽、红、凤、喜、兰、英等字。久不生男的妇女一旦得子,怕引起轰动,孩子受惊,便谎秒女婴,到洗三这天才公布,称“瞒三朝”。也有富家得子,怕土菲绑票,故意取女名的。一些求子心切的人,则给女孩取“挡女”、“招弟”、“招男”、“跟弟”等名。凡求神作法得子,取名必与谢神还愿有关,如取“红鞋”得子即称“鞋官”、“鞋喜”等;求“张仙”得子的却称“张仙”;送桥桩、牛桩、狮灯、鱼网的,即取名为“砖小”、“桥小”、“桩小”、“狮小”。下河人送会船篙子、船桩的,名“篙小”。还有以偷网、罐、碗等关目得子的,名为留网、留罐、留碗。旧时,医药保健事业落后,新生儿死亡率高。惯宝宝常以“寄名”方式,求神佛庇佑“长命百岁”。到姜堰天目山、大伦土山寄名的,即以山字取名;到寺庙庵堂寄名的,即由和尚、尼姑取个法名,也有迳呼和尚小的;子息少又怕孩子夭折的人家,则寄“干名”,让孩子认多子人家做干儿子,由干父母取名。还有的人家,以卑微字眼取名,如“呆小”,“牛粑”、“花小”(乞丐),以免鬼神注意,防止夭折。寿诞; 人生逢十的大生日,一般都要庆贺一番,叫做寿。泰县人有“做三不做四”的说法,因“四”“死”谐音,所以三十大寿都是要做的。“三十不做,四十不发”。姑娘成年后是婆家人,所以20岁也要做。做寿的排场,要看主人的身份和家世。“富而好礼”,仪式较为隆重。; 散贴子 事先即印发寿辰请柬,通知诸亲好友。; 暖寿 生日前一晚,就宴请至亲好友,以示隆重。; 祝寿 寿诞之日,亲朋按辈分亲疏,携带“贺仪”及礼品向寿星行礼祝贺。主要则待之以中面晚酒。有些人家因故(外出或服丧)未能做寿,事后还要”补寿“。还有些老者已近风烛残年,就提前做寿,称“做九”。高龄老者寿诞,有邻居讨吃“长寿面”的习俗。; 躲寿 生日这天故意避走,原因较多:有的高龄老人迷信,怕惊动鬼神,提前勾魂;有的因家境窘迫,但有人情难却;也有的是讲求清静,不愿费事劳神。; 假寿 旧时乡约地保、地痞流氓借寿揽财,不管大生日、小生日,真生日、假生日,活人或死人生日,照例发个贴子给殷实富户,借此敲竹杠。人家明知是假,但不得不应酬一下,买静求安; 冥寿 即逢亡人的诞辰,变举行纪念仪式。一些富有之家,竟然同生人寿诞一样大张筵席,请客受礼 </FONT></P>
▲丧葬泰县旧时丧俗程序繁琐,历时较长。情谊以乡民为厚,仪文以城市为多。大多程序是:报丧   丧家除制老衣、钉棺材、设停床、给予死者盖蒙脸纸、挂打狗饼、烧阡张纸、念侄头经、贴讣告发丧外,必须开列亲族至交名单,派人上门报丧,称“送死信”。对于母舅、族长等重要人物,须孝子亲往叩告。而独子则守护亡灵,例不亲出报丧。新友闻报后须送桌盒前往吊唁,谓之“讨信举丧  主要程序有收殓、戴孝、上庙等程序。将尸体移入棺内,下衬石灰卷,称小殓;盖棺时谓“大殓”。男丧由族长授斧给匠人下钉,女丧则由娘家人授斧,均称“执斧”;匠人钉钉,称“封顶”;封钉时以孝子头发少许置钉孔,并烧所披之麻于上,称“挽钉”。戴孝亦有区分,孝子除穿戴孝服孝帽外,需在发上和大襟上披麻,重孙辈戴红孝帽;未过门儿媳,需送孝布于女家置孝服,称“送孝”;对前来吊唁宾客赠孝帽,称“散孝”。死后三日,亲友毕集,午后,由孝子以纸轿送亡灵登至城隍庙,沿途设祭,亲友亦拜,如饯别之仪。孝子孝孙在城皇庙烧香化纸叩头,以求荫庇。农村多称“饯程”,礼仪甚重。吊丧  自亡人死日起,每七天必祭,谓之“烧七”。棺柩前点香油灯,终宵不灭,直到七七四十九日终“七”,称“七灯”。头“七”前一日延僧诵七经,门前置高幡焚香,称“暗七”;至亲好友逢七来祭奠、吃斋饭,称“应七”。孝女或孝媳多于“五七”斋醮超度,称“荐七”。城乡富户多在“六七”开吊。丧家先发讣文,是日亲友携奠仪及其它礼品前来吊唁,以“干女儿”招待。“干女儿”,即以油炸豆腐干为主菜。凡高寿者去世,家人必备油炸豆腐干和瓷碗若干,分送左邻右舍食用,有惯宝宝的人家连碗争索,以求幼儿长寿。富绅之家则在“六七”请熟谙祭典者开祭,祭客多为科举秀才,彬彬儒雅之流,仪文繁简不一,乡间有称“喊祭”、“排祭”的;也有专请僧道职业祭会开祭者。此外,还有做斋醮,还寿生经、给女亡人念血盆经、化家堂等超度仪式,不一而足。闹丧  丧家因争嗣不已,或长辈借执斧索需,或亲家关系不睦,母家借故阻挠而起冲突,借口“死者为大”,以“死人压活人”。安葬&nbsp; 父母安葬,里人视为大事。泰县有停柩习惯,“六七”后乃至三年后下葬。有“找穴”、“点主”、“路祭”、“破土”、“暖坑”、“复三”等仪式。服丧   一般为3年期。孝子留“七头”,终七后方能理发。死者百日、周年必祭。服丧期内,家人一律素色穿戴,不办喜庆、不事娱乐、不放鞭炮,逢时过节不贴红色楹联,直至3年期满“脱孝”。 建国后,丧俗大为简化。在城市,一般贴讣告报丧,开个追悼会或举行告别仪式,即行火葬。死者亲友只佩戴黑纱或白纸花,赠花圈、挽幛,以示悼念。有些党员、干部带头破除旧俗,丧事从简,甚至追悼会亦免,深得社会赞许。近年来,亦有人受“不正之风”影响,借死者向单位讲条件、提要求、向公家“闹丧”。农村受旧俗影响较深,不少人仍保留“烧七”习俗,更有“化家堂”“念经忏”超度亡灵的迷信仪</FONT></P>

待续,禁止转载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8:11:36 | 只看该作者
▲上梁; 建房造屋是民间的一件大事。县内除有请阴阳看风水等许多风俗外,莫过于竖柱上梁。竖柱  农家一般是三架梁、五架梁、七架梁、九架梁、忌成双。从西向东竖,中柱底下放置一石礅,礅上放一太平铜钱,竖柱时敬香,由木匠说合子:石头生得四角方,来自江南高山上。 老板高山看风景,顺带磉石回家乡。 今日磉窠登大宝,子子孙孙中阁老。 磉窠生得一地平,东方安的“金”,西方安的“银”, 中方安的聚宝瓶;聚宝瓶上插鲜花,寒穿寒来夏穿夏,四季荣华发主家。 勾桁条 根部一律朝东。先上东西房间桁条,空着中间堂屋正梁。上梁; 是建房中最隆重的一道工序,前后有几道关目。 翻“四面儿书” 选黄道吉日,寅时卯时上梁。此时,瓦匠头儿背着大家在主家茅缸边翻“四页书”,预卜贫富吉凶,以便祈禳。浇梁  上梁这天,先把喜事菩萨像贴在堂屋后墙正中央。主人把一张大红“福”字递给木匠,用浆糊粘上下角,瓦匠贴东西说合子:“福”字生得乌溜溜,出在苏杭二州。状元提笔多么福,魁星提笔写中央。 、、、、、、 主人递一壶酒给木匠,木匠再交给瓦匠,瓦匠连说三百六十句合子。 主家赐我一杯酒,我替主家来浇梁, 酒浇木龙头,仙家又遇头。 酒浇木龙耳,老板做官不晓得有多“崭”。 酒浇木龙腰,老板蟒袍玉带几十条。酒浇木龙尾,老板做官清如水。 、、、、、、 说完,瓦匠将壶中酒浇到梁上,称“暖梁酒”。浇好后,主人要包红纸封儿。照梁  房主在罗筛中间贴烧饼大的红纸,称太阳照妖镜。再用红纸搓尺把儿长的捻子,蘸上豆油点着,一齐交给匠人。匠人就捧着照妖镜从东往西照,再从西往东照,边照边说合子,祝主家升官发财。此时主人又人包红纸封儿。抱梁 瓦匠用红绸扎两个彩球,扎在梁中“福”字两边,保佑主人永远享福。系梁 瓦木匠上屋,用红绸扣住大梁两头,慢慢系上屋顶,不作兴说吊梁。接宝 系梁后,女房主在红绿绸上扣一副银镯,瓦匠接手后换上男主人递来的红纸封儿,再把镯头还递给男主人。主人把它放在米坛里,寓意自家钱取之不尽。上梁; 木匠将大梁两端对准中柱安上榫头,喊一声:“好,恭喜主家。”主家放鞭炮庆贺,立即包红纸封儿。闭龙口竣工后,故意在屋脊中间空一片瓦,上最后一片瓦时叫闭龙口。这一瞬间要说合子,放鞭炮,包红纸封儿。也有人家不闭“龙口”,以此证明不是正屋,鬼神均不计较;
▲乔迁  新房落成,举家进宅,谓“乔迁之喜”。亦有若干讲究:进宅时间,除“大寒”不忌外,均要选择黄道吉日,至少也得双日,忌“黑道日”搬迁。搬迁次序循尊卑长幼进行。民间视祖宗为家神,故得先搬家神柜进宅,无家神柜则先搬香几,再无则搬方桌。桌有四脚,寓意四平八稳。两代人以上,则以长辈为先;兄弟房间则分上下首,长者居左,幼者居下。家具物件则先取吉祥之意。房间物件,以子桶(马桶)为先,取子孙繁衍之意;再进米缸并插芝麻秸,寓“美满团圆”、“生活节节高”;一杆秤,寓“称心满意”;一条链鱼,寓“年年有余”、一盆万年青、一盆如意草,寓“万年如意”。进宅时,燃放鞭炮,一以志喜,一以驱邪。放爆竹 旧时,泰县民间逢年过节、敬神、婚嫁、寿诞、乔迁,都要放爆竹,以驱邪避秽、祈神降福、去旧迎新。什么喜庆放什么爆竹,放多放少,放大放小,都有说法。 孩子满月或过周,大人过生日,新房落成时,最少是3个爆竹一串鞭,最多是一万的长鞭。讲究的人家还要放“高升”,取步步高升之意。 姑娘出嫁,要入一种半斤以上大爆竹并连带15-25响的小爆竹,取名“一本万利”。 未满月的新娘和坐月子的产妇,被称作“毛脚鸡”、“红人”,闯了哪家门,就要给哪家放爆竹冲晦气。从监狱释放回来也要放爆竹冲霉气。抗战时,蒋垛区热血青年朱士伯从李长江牢里放出来,一路爆竹从泰州放到他家,天井里爆竹屑子堆了二、三寸厚.每逢春节,不分行业,家家放爆竹。顺序是先放小鞭,后放大爆竹,再放小鞭。放大爆竹可3、4、5、6、10个不等,寓“三元及第”、“事事如意”、“五子登科”、“六六大顺”、“十全十美”之意,不放1、2、7、8、9个。新年放爆竹图吉利,大年初一放的第一个不响,要说句“闷声大发财”,捻子点着后光嗤不响,就说“痴人有痴福”。爆竹上天不开花,就说:“一想就想(响)住了”。 逢喜庆,亲友送礼爆,数量规定“神3(敬菩萨)、鬼4(脱孝)、人6(祝寿,最多10个)”。放爆竹习俗至今久盛不衰。

(完,禁止转载)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21:39:08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姜堰民俗文化,是姜堰文化的瑰宝,所有姜堰人应该继承\发扬和光大.
9#
发表于 2008-7-24 10:31:26 | 只看该作者
虽是地地道道的姜堰,但非土生土长,所以不是很清楚啊
10#
发表于 2008-7-29 19:18:45 | 只看该作者
变了好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人坛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姜堰论坛|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 苏ICP备18040877号-1 公安备案: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4735号  人坛成长的足迹:   

GMT+8, 2024-11-27 05:34 , Processed in 0.211856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