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考勤工资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人坛
搜索
查看: 16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目山商周遗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17:5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姜堰天目山的名气并不源于它与浙江天目山的同名。
    新世纪之初,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商周时期的古城遗址,从而揭开了沉睡在地下近3000年江淮第一古城的神秘面纱。惊人的考古发现让世人瞩目,被岁月精心掩埋的千古秘密终于露出冰山一角。当代中国商周考古泰斗、北京大学考古系博士生导师邹衡先生这样评价:“在江淮地区,有这样的古迹很不容易。应抓紧扩大范围,挖掘寻找天目山文化遗迹,为良渚文化去向的研究找到实物佐证。”
    虽然其中隐藏着人类时空活动的密码,但大致轮廓是清晰的。天目山的出土文物向人们揭示,近七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厚厚的泥土下究竟深埋着怎样的秘密?非凡的考古遗址给世人带来无尽的想象。
    天目山遗址位于长江北岸的古沙嘴范围内,即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和里下河沉积平原相交的古扬泰岗地上。古代,这里滨江临海,地势高敞。虽然称之为山,其实并没有山的特征,只是比周围地势高出一些。姜堰天目山的提法应该早于浙江天目山。文天祥不向元兵投降,潜逃时曾经路过泰州,在这里写下很多诗篇,其中有一句“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这里的“天目”指的就是姜堰天目山。据泰州现存最早的万历《泰州志》记载:“天目山,州治东四十五里,高二丈余,周二百三十步。昔王仙翁(按:王冶,晋代海陵道士)尝隐是山,有二井。”因为在一块高地上有两口水井,形如天的一双眼睛,故被称为“天目山”。
    如今,来到四面环水、绿阴覆盖的天目山遗址,如果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招牌的提示,眼前老屋荒地、人迹稀疏的景象,很难让人把它与三千年前的商周联系起来。作为浩瀚历史的边角,荒茫颓败的景象让人生发出不少感叹,既可窥见人类历史的纷繁与厚重,又可有所悟有所思有所获。在这里,让人感受到历史终于这般亲近,仿佛伸手一抓,就是一把清新的古代空气。
    天目山遗址形似小岛,进入其中,必须通过一座人工搭建的竹桥。当地人说:“走过竹桥登上山,不是神仙赛神仙。”上世纪60年代以后,遗址内塔柏排列有序,株株葱绿滴翠。羊群在草地上撒欢,牛儿在水边畅饮。四周对岸,距河边20多米环绕着一道围墙,墙外是一望无垠的庄稼地。上世纪70年代,当地群众在生产劳动时,曾发现过宋代和汉代的墓葬,出土过北宋政和铁钱,两汉陶器和铁剑、铜镜、五铢钱等。上世纪80年代,泰州和姜堰的文物工作者在天目山西侧的单塘河北岸,发现了一些石器、骨器、玉器和印纹陶片。之后,他们对附近地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古调查,采集到了一些古代的石、骨、玉、铜、陶标本,并在1988年的《东南文化》上发表了《天目山、单塘河古遗址调查简报》,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的古文化遗址。
    调查简报的发表,引起了南京博物院的高度重视。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由南京博物院、泰州博物馆和姜堰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天目山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2002年10月,天目山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一座城市的认识更多的体现在对其历史文化古迹的关注和了解之上。当一系列考古发掘逐渐把尘封的历史文化,以越来越清晰的面貌展现出来时,那些或历经风雨、或曾经长眠地下的文物古迹向人们诉说着城市“童年”的故事。历史是一个时间的存在,天目山遗址的价值正是因为它能解释这种存在,能将这种已逝去的时间化作一幅幅画面,生动地回放给人们。挖掘历史的过程就是引起人们对本土文化的再认识,而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得以被市民认识接受,正是它生命的体现。
    天目山遗址面积3.4万平方米,地表以下即为深约1米的文化层,具有比较典型的台形城池特点。对天目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共发掘了40个探方,757米长的探沟,发现了城墙、河道、排水沟、灰坑、房址、台基、墓葬等丰富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迹,出土了铜、石、骨、牙、蚌、陶等人工遗物和鱼、鳖、蚌、鸟、犬、鹿、獐等动物遗骨。
    然而最为精彩的是———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
    此城址呈东西较长、南北较短的长圆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设有外城和内城。外城周围有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70米的护城河道,这可能是为了加强城的防卫,因为在那时不仅要防御诸侯侵略,还要抵挡一些野兽的攻击。北边与东边的环城河道就是现在的老姜溱河,西侧河道虽已被湮埋,但经过发掘已然清晰,只剩南侧河道暂难确定。城河内的外城东西约150米,南北约160米,面积2.3万平方米左右。内城东西约70米,南北约55米,面积3800平方米。此内城的规模,与万历《泰州志》所载“周二百三十步”(按唐至清1步合5尺,明1尺合31.1厘米)较为相近。这就是说,在明朝万历年间编写《泰州志》的时候,此内城仍较为完好地保存在地面上,只是编修志书者限于当时条件,未曾进一步深究,所以将这座古城中的内城和天目山的范围混为一谈。内城全部用土从平地堆筑,上面小,下面大,两侧有约45度的坡度。经解剖其中一段尚有1米高的城墙,城墙下部底宽近20米。按城墙残存的坡度推算,起初筑城时,城墙高度上限不超过10米,也与万历《泰州志》所载天目山“高二丈余”接近。我国古代筑城常用木棒夯筑土城,而在天目山遗址考古工作中,未曾发现木棒夯筑的夯窝痕迹,专家从城墙较硬较密的堆土判断,筑城时的土是经过压实加工的。在城墙堆土中,还发现了小孩墓葬1座。考古工作者称,此墓葬是建造城墙时的祭祀性遗迹,具有古代筑城时祭祀的性质。
    天目山遗址的发掘中,还发现了面向东南,用木骨外边加泥筑成的长约12米、宽约9米的长方形房屋遗址。在出土的大量陶片中,炊器、食器和盛器俱全,器表的几何花纹多种。绳纹豆、高圈足簋、鱼篓形罐等陶器的造型和装饰,表现了古代泰州先民的爱美和审美情趣。埋藏在地下的商周古城,或许是泰州最早而又最为丰富的珍藏了。
    商周时代是遥远的,天目山被远古的神奇与神秘所笼罩。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似有灵,这里的残石碎瓦都让人怀疑是上古的留存。来到天目山,不觉置身于一种特别的神秘气氛中。它神秘,因为它有着让人迫切想了解而一时又看不真切的远古文化;它是宝地,因为它埋藏着一个时代光辉灿烂的文化。我们可以一边沿着祖先走过的道路自由漫步,观察人类文明的遗迹,一边让飘浮的思绪穿越时空,把自己带回到遥远的过去。在天目山遗址的小路上漫步,看不远处的现代化建筑,让人不禁感慨万千:脚下踩的是3000年前的城墙,而身边包围着的却是3000年后的钢筋混凝土,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如此之近。
    天目山遗址发掘时采集的碳14标本,先后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实验室和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测定,距今2700年至3100年,在我国古代商周之至春秋早期。在此时期,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在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西周末期,王室衰落,诸侯争霸。而位于江淮地区的今苏北苏中,其国族归属及文化特征,一直缺少文献和考古资料,人们隐约知道在此地区活动的有干、淮夷、吴、东夷等小国,很多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天目山古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表明在西周至春秋早期,今泰州东的姜堰天目山地区,曾经就是一座具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址。这为研究与解决江淮地区西周春秋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天目山西周古城位于江海交汇之处,在多水环境中,城的形制独特,与我国东南地区以往发现的同时期的古城有着较大的差别,也为我国春秋时期不同的古城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实例。由于地处长江以北,天目山古城是吴国在江北逐渐强大过程中的遗迹,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天目山遗址还填补了江淮地区商周史的空白,对于建立该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同样意义重大。同时,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模式以及本地区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料。
    林留根(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天目山古城遗址保存状况不错,这是江苏首次在长江以北发掘商周城址,其时代早于常州淹城遗址。古城结构完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解剖一下,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
    谷建祥(南京博物院《东南文化》主编):从文化面貌看,包含湖熟文化晚期和吴文化早期的因素。天目山古城遗址对于吴文化研究很有意义,在研究先秦史上价值也很大。
    龚良(省文化厅文物局副局长):在水乡地带有这样一个遗迹,很重要。应当重视天目山古城遗址开发,首先要做好基础性的考古、研究工作。
    考古界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位于长江北岸、黄海之滨的泰州地区,自古就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军事要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天目山遗址的发掘远远没有结束,尚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期待,随着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展开,将会有更多的令人惊喜的收获。
沙发
发表于 2008-1-6 18:07:23 | 只看该作者
以前都以为是浙江的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人坛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姜堰论坛|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 苏ICP备18040877号-1 公安备案: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4735号  人坛成长的足迹:   

GMT+8, 2024-11-30 15:12 , Processed in 0.110510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