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汉收留聋哑乞丐26年 老汉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哑巴办理身份证 本报记者 孔钱 特约记者 程斌 白米镇和平村以卖鱼为生的65岁老汉李宝存,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坚持照顾一名素不相识的聋哑乞丐,在当地传为佳话。如今,那名乞丐身染重病,李宝存希望相关部门能帮助其办理身份证,用来申请低保,让其得到更好的治疗。 地摊旁捡来个聋哑流浪乞丐 4月3日,记者接到报料来到白米镇和平村15组,见到了李宝存和他收留的那名聋哑流浪乞丐。 李宝存的家是三间瓦房,庭院里种植了许多蔬菜。客厅的桌子上放着一些肉、粉丝和豆腐,桌旁坐着一名满脸病容的老汉。“他就是我收留的 ‘哑巴’。桌上的那些都是他爱吃的,是我妻子刚买回来的。”李宝存一边给“哑巴”喂药,一边说。 李宝存告诉记者,他和老伴王素芳年轻时就在城区摆地摊卖鱼。1988年,他们在摆地摊时,每天都会看到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年龄稍大的聋哑乞丐在旁边徘徊,捡附近垃圾堆里的东西吃,晚上就睡在垃圾堆旁。“我看他可怜,就让老伴多送点饭菜,分一半给他吃,时间久了,他就一直跟在我后面,而且还经常在一旁给我打下手。”李宝存说,后来,他看这个乞丐跟他有缘,就把他带回了家。因为这个乞丐是个聋哑人,智商又有些低下,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所以大家都习惯性地叫他 “哑巴”。 关系亲密,视乞丐如同兄长 “当初老伴把‘哑巴’带回来的时候,我确实无法理解。”李宝存的妻子王素芳说,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他们夫妻俩摆地摊的收入就是全家主要收入来源,年迈的母亲和两个孩子需要抚养,一家五口人挤在一个不大的房子里,“听说他要将‘哑巴’带回来,我一口拒绝了,还和他为此吵过架,但是他实在坚持,家人也没有办法。” 王素芳说,是丈夫和“哑巴”之间的情谊让她由原来的不理解转变为支持。“哑巴”住到他家不久,一次骑着三轮车去城区的途中不小心被车撞伤。丈夫得到消息后,鱼也不卖了,立即赶到医院,在医院衣不解带照顾 “哑巴”1个多月,直到他痊愈,才安心去街上摆地摊。“他们之间的那种真情感动了我。丈夫常说,‘哑巴’就是我们的哥哥,希望我能好好照顾他。” 几年后,为了孩子上学,李宝存一家搬到了城里,老房子则留给“哑巴”居住,但李宝存夫妻俩隔三差五就会买些“哑巴”爱吃的食物送回去,而“哑巴”也常会回赠些自己种的蔬菜。 希望给“哑巴”办身份证 “‘哑巴’的命可真好,要不是李宝存,他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呢!”63岁的邻居殷龙珍说,当初李宝存把“哑巴”带回来时,邻居们都劝他把“哑巴”送到救助站去,但是他就是不肯。 “‘哑巴’前段时间身体一直不舒服,耳朵里往外流血,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花去了不少钱。目前他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我们就把他接回来照看了。”李宝存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相关部门能给“哑巴”办理身份证,用来申请低保,“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哑巴’享受到党的政策,得到更好的治疗,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我们夫妻俩的经济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