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考勤工资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找回密码
 加入人坛
搜索
查看: 6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卦] 迷幻的CPI与真实的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21:3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统计局消息,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其中,城市上涨3.6%,农村上涨3.6%;食品价格上涨7.5%,非食品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4.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业内人士表示3月CPI小幅反弹,但年内物价下行趋势不改。


说到CPI,或许大家已经麻木。去年的物价一路飙升,CPI连创新高。而开年来一月份4.5、2月份3.2到今天的3.6,与去年最高的7月份6.5相比,CPI似乎已经回落大半。但是现实生活中能感受到的物价压力却丝毫未减:日用消费品提价、油价破八、房租上涨等等与百姓钱袋子息息相关事情都实实在在的发生着。

  如果此数据是真实可信的,这对咱老百姓是个好事,但是CPI数据中的权威在我们老百姓看来往往是戏言。正如统计局发言人所言,CPI数据与老百姓切实生活感受有一定差距,但令人不解的是,CPI数据越来越“令人振奋”,而我们的物价感受着实让人闹心。

  而现在咱百姓的普遍感觉是,真实物价上涨幅度还要高于此。一项近20万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高达86%的投票者认为CPI数据和他们的消费感受不相符,物价涨幅远超CPI数据。中国社科院有学者利用自己的计算认为,在过去五年中,通过人为调整方式,CPI大约被系统低估了7%。虽然统计部门很快撰文对此反驳,但“低估”观点在民间依然很有市场。百姓对物价感受的“现实之痛”,远远高于CPI的“数据增长”。

  对CPI数据的普遍猜疑,容易放大社会对通胀的恐慌,进而加大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当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与主观感受不一致时,社会就会产生C PI被人为调低的结论。肖耿认为,CPI数据如果有偏差,而央行又依据CPI决定是否加息,可能会导致决策偏差。长期的低利率,容易造成资产泡沫,若等CPI数据显示“通胀”时再加息就来不及了。

  CPI只是一个数据,我国之所以对CPI数据构成以及通胀控制目标存在争议,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建立全面系统的通胀指标体系,很多指标设定跟美国等发达国家“接轨”,但在具体权重上又有很大差别;在控制目标设定上,国际上之所以将3%的通胀率作为警戒线,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普遍只有2%至3%,通胀率接近增长率时已相当危险,必须采取紧缩政策。而我国经济增速常年保持在8%以上,3%的通胀警戒线不到经济增速的一半。因此,在科学、准确统计CPI数据的基础上,我国也可适当提高“通胀容忍度”。只有真实面对才能真正解决这个事关民生的问题。

  在上个月统计局宣布CPI为3.2,媒体大肆宣扬通胀回落、负利率时代来临之际,我就担忧这样的舆论环境只能换来物价的反弹,3月份的小幅上涨也印证了我的担忧。而就在几乎同一时刻,福临门等食用油巨头、宝洁等洗护品牌宣布全面提价。奶粉、食用油、洗发水等民生用品相继涨价,将拉开2012年CPI继续走高的戏幕。

  ……
沙发
发表于 2012-4-10 23:53:46 | 只看该作者
物价涨了,工资应该跟着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人坛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姜堰论坛|姜堰人民论坛|姜堰第一门户社区 ( 苏ICP备18040877号-1 公安备案:浙公网安备33010802004735号  人坛成长的足迹:   

GMT+8, 2025-4-20 04:28 , Processed in 0.122931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