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道人 发表于 2011-1-10 11:30:41

也谈二王书法对我们的启示

二王书法,引领中国书法上千年。自有他们存在的价值。原因是要分析二王书法风格产生的时代背景,二王时期中国社会的生活现状。可以这么说,二王是通才,只有他们或者他们那个时期代表性的书家,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才有可能创造一种书体、一种书风。篆、隶、章草,他们经历过,能写。楷、行、草,他们在创新、在实践,也能写。他们的生活年代恰恰是开一代书风的时代,也开了一代书风。二王书风改变了草书来自民间集体无意识的创作,是文人书风雅化的结果,在玄学思想的熏陶下,书法主要体现在人物的神采、风韵与气骨,是区别于亘古类自然、看万象之书法起源的根本,更加具有人格化。由此可见,自二王书法已经自觉不自觉的参与到文人精神境界,书法已经成为展现以人物精神审美为核心的独立形式。当代书法人,所处物质丰盈、精神富足的时代,应该更多的从人性美的角度来思考书法发展和存在的努力方向。今人所谓创新,其实是排列组合,往往弄巧成拙,四不像,不能算是创新,更不能说是新体。无论宋克、还是高二适,堪称一代大家,是书圣,但是他们的根源没有离开二王。即使清代,碑学盛行,也远不是二王时期的北碑,多少有二王的影响。起码,在清代的书法审美当中,是把二王书风作为一种比较鉴别的依据而来强化碑意的。    二王的可贵之处,在于食古儿不泥古,并且能够化古,其创新精神尤为可贵。一种书风的形成,总有其既定的过程,并非一开始就被人们所接受,二王是从旧体转向新体过程中的转型人物,他们洞悉和把握旧体,进而创立新体。中国书法,所写的是中国汉字,离开汉字,可能是书法,但是绝对不是中国书法。二王的创新没有离开中国书法的母体。这在当今书法家群当中,不洞悉古法,也是书法难以进步拔高的最大障碍。书体的变化,大抵到二王时代,已经完备,没有更多的创新。这些奠定了二王在中国书法史上高屋建瓴、牢不可破的书圣地位。不管兰亭序是不是王羲之所写,不管二王时代会不会产生那样遒美的书风,二王特定的人格身份已经铸定,历史会把他放置到这样的高度。王羲之是平和的,中庸的杰出代表,王献之又是开宗立派,追求妍美变化的终极。王献之的最大贡献就是丰富和完善了大王的笔法体系,对今人在笔法、技法的学习上有一定借鉴作用。后代书家,无出二王左右。只是在字法、章法、墨法上有所变化,而书法的核心是笔法,笔法没有什么变化,可谓笔法千古不易。米芾雄奇而骨力胜,苏东坡厚重而丰腴多,黄庭坚烂漫而枝叶繁华,赵孟頫有失灵动,董其昌媚而无力,王铎变化其字形,傅山巧设其使转,张瑞图折笔破锋,黄道周压扁搓圆,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历史上笔法的变化,大抵唐代,是变使转为提按,然而左规右矩,不是促进,只是丰富,也可能是制约,这在二王书风中,也不是无迹可寻。    书法本是情性之书、学养之书,未得古人情境,难成古人之书。古人其实不以书法名世,传世的可能是人品、文学作品,学书者,必学文,是对中国传统经典国学的学习。书法作品的传世,是无意于工乃工的结果。写字、书法、书法艺术、艺术,是四个不同层面的境界。从小用笔训练,是书法的根基。对于大家,我们只有学习,从用笔基础学习,从国学基础学习,切忌好高骛远。而对于二王,是大家中的大家,需要终生学习。这也是古人所谓取法乎上的道理。在此之上,要多多学习二王以前的东西,找出蛛丝马迹,找出二王积淀的轨迹,才能成名成家,才能无愧于书法。

炫动体育 发表于 2011-1-10 14:37:21

学习

暖家地暖张 发表于 2011-1-11 07:30:39

这个真不懂:P

华山道人 发表于 2011-1-11 15:04:33

这个真不懂
乐居地暖张 发表于 2011-1-11 07:30 http://www.jyrm.cn/images/common/back.gif


    爱好不一定非懂不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谈二王书法对我们的启示